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一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概述 | 第12-14页 |
(一) 相关名词解释 | 第12页 |
(二) 本课题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二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三 农村信用社涉农信贷产品创新的现实意义 | 第16-19页 |
(一) 有利于实现广大农村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时代使命 | 第16-17页 |
(二) 有利于农村信用社留住客户,发展自身业务 | 第17页 |
(三) 有利于我们党和政府更好的去联系人民大众,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农村信用社涉农信贷产品发展现状分析 | 第19-29页 |
一 农村信用社涉农信贷产品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19-24页 |
一、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 第19-21页 |
二、 农户联保贷款 | 第21-24页 |
二 农村信用社涉农信贷产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一) 农业信贷的贷款期限不尽合理 | 第24-25页 |
(二) 农业信贷出现需求多样化,却难以得到满足 | 第25页 |
三 农村信用社涉农信贷产品发展中的现实需求 | 第25-29页 |
(一) “三农”信贷需求旺盛,尤其是对大额的涉农信贷产品 | 第25-26页 |
(二) 农民对于贷款期限较长的信贷产品需求较为强烈 | 第26-27页 |
(三) 农民对于和自己抵押担保特征相适应的信贷产品需求旺盛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农村信用社涉农信贷产品的创新 | 第29-37页 |
一 涉农信贷产品创新设计的原则 | 第29-32页 |
(一) 以服务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经营为宗旨 | 第29-30页 |
(二) 兼顾收益性,权衡考虑发展的可持续性 | 第30-31页 |
(三) 以防范经营风险作为发展的底线 | 第31-32页 |
二 涉农信贷产品的创新设计 | 第32-37页 |
(一) 农民预期收入信用贷款 | 第32-34页 |
(二) 农业项目协会循环贷款 | 第34-37页 |
第四章 创新涉农信贷产品的可行性研究—以湖北恩施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 第37-49页 |
一 背景分析 | 第37-38页 |
二 市场需求分析 | 第38-42页 |
(一) “三农”贷款用途 | 第38-40页 |
(二) “三农”贷款的额度 | 第40-41页 |
(三) “三农”贷款的期限 | 第41页 |
(四) “三农”贷款利率 | 第41-42页 |
三 市场规模分析 | 第42-44页 |
(一) 市场定位分析 | 第42-43页 |
(二) 市场总容量的基本估计分析 | 第43-44页 |
四 农业产业结构的分析 | 第44-47页 |
五 可行性研究结论 | 第47页 |
六 可行性研究的建议 | 第47-48页 |
七 总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农村信用社涉农信贷产品创新的改进与完善 | 第49-52页 |
一 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第49页 |
二 农村信用社可以根据农民的需要,提供相关配套服务 | 第49-50页 |
三 需要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推进农业强制保险 | 第50页 |
四 涉农信贷产品创新需因地制宜,活用农民的可抵押资产 | 第50-52页 |
结束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