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前言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制度产生背景 | 第12-20页 |
| 第一节 捕捞过度引发资源衰退 | 第12-15页 |
| 一、 捕捞能力提高 | 第13页 |
| 二、 商业利益驱动 | 第13-14页 |
| 三、 资源产权悬置加速过度捕捞 | 第14-15页 |
| 第二节 环境污染破坏渔业资源 | 第15-16页 |
| 一、 间接污染 | 第15页 |
| 二、 直接污染 | 第15-16页 |
| 第三节 传统管理模式遭遇瓶颈 | 第16-20页 |
| 一、 传统管理手段的主要形式 | 第16-17页 |
| 二、 传统管理手段弊端 | 第17-20页 |
| 第二章 配额制度应运而生 | 第20-26页 |
| 第一节 配额制度内涵及法律特征 | 第20-22页 |
| 一、 配额制度内涵 | 第20页 |
| 二、 具体运行机制 | 第20页 |
| 三、 法律特征 | 第20-22页 |
| 第二节 国际配额制度的发展 | 第22-26页 |
| 一、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 第22-24页 |
| 二、 全球性国际条约的制定 | 第24-25页 |
| 三、 区域组织法律文件广泛颁布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配额制度构成要件 | 第26-38页 |
| 第一节 确定总可捕量 | 第26-28页 |
| 一、 数据搜集 | 第26-27页 |
| 二、 资源评估 | 第27页 |
| 三、 制定管理计划和目标 | 第27-28页 |
| 第二节 配额分配 | 第28-34页 |
| 一、 分配依据 | 第28-29页 |
| 二、 决策机制 | 第29-31页 |
| 三、 配额的发放和调整 | 第31-32页 |
| 四、 相关渔业组织对捕捞配额管理之相关规定 | 第32-33页 |
| 五、 国际配额种类 | 第33-34页 |
| 第三节 配额交易和监管 | 第34-38页 |
| 一、 配额交易 | 第34页 |
| 二、 配额监管 | 第34-38页 |
| 第四章 区域渔业组织运行配额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38-56页 |
| 第一节 必要性分析 | 第38-44页 |
| 一、 全球性公约过于原则和抽象 | 第38-39页 |
| 二、 渔业资源区域特征鲜明 | 第39-42页 |
| 三、 国际合作是渔业管理的必由之路 | 第42-44页 |
| 第二节 可行性分析 | 第44-56页 |
| 一、 组织设立初衷系养护渔业资源 | 第44-47页 |
| 二、 组织职能能够承载配额制度的运行 | 第47-55页 |
| 三、 过往的渔业管理合作实践奠定扎实合作基础 | 第55-56页 |
| 第五章 区域渔业组织运行配额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第56-66页 |
| 第一节 总可捕量的评估存在不足或者过量 | 第56-59页 |
| 一、 存在的问题 | 第56页 |
| 二、 成因分析 | 第56-57页 |
| 三、 对策建议 | 第57-59页 |
| 第二节 配额分配存在异议 | 第59-62页 |
| 一、 存在的问题 | 第59-60页 |
| 二、 成因分析 | 第60-61页 |
| 三、 对策建议 | 第61-62页 |
| 第三节 配额监管存在漏洞 | 第62-66页 |
| 一、 存在的问题 | 第62页 |
| 二、 成因分析 | 第62页 |
| 三、 对策建议 | 第62-66页 |
| 结语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个人简历 | 第72页 |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