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水体中含氮污染物的危害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2页 |
·传统脱氮 | 第12-13页 |
·非传统脱氮 | 第13-14页 |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的发现 | 第14-15页 |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的筛选 | 第15-16页 |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的反应机理 | 第16-17页 |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的脱氮性能研究 | 第17-18页 |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的反应参数研究 | 第18页 |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的应用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的判定 | 第20-21页 |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课题研究来源、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课题来源 | 第22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第2章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的筛选及鉴定 | 第23-30页 |
·实验室模拟 CASS 反应器 | 第23页 |
·主要试验仪器与检测方法 | 第23-25页 |
·试验仪器 | 第23-24页 |
·检测方法 | 第24-25页 |
·分离纯化 | 第25页 |
·培养基 | 第25页 |
·分离纯化 | 第25页 |
·菌株的筛选 | 第25-27页 |
·筛选方法 | 第25-26页 |
·筛选结果 | 第26-27页 |
·菌株的鉴定 | 第27-29页 |
·形态观察 | 第27-28页 |
·细菌染色与菌种鉴定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HN-02 生长特性研究 | 第30-36页 |
·试验方法 | 第30-31页 |
·最佳碳源 | 第30页 |
·最佳温度 | 第30页 |
·最佳 pH | 第30页 |
·最佳接种量 | 第30-31页 |
·生长曲线 | 第31页 |
·结果分析 | 第31-35页 |
·最佳碳源 | 第31-32页 |
·最佳温度 | 第32-33页 |
·最佳 pH | 第33-34页 |
·最佳接种量 | 第34页 |
·生长曲线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HN-02 脱氮性能研究 | 第36-47页 |
·试验方法 | 第36-38页 |
·HN-02 菌对不同氮源的脱氮性能研究 | 第36页 |
·HN-02 菌产氮气验证 | 第36-37页 |
·HN-02 菌产氮氧化物气体验证 | 第37-38页 |
·结果分析 | 第38-46页 |
·氨氮为唯一氮源时的脱氮效果 | 第38-39页 |
·亚硝氮为唯一氮源时的脱氮效果 | 第39-40页 |
·硝氮为唯一氮源时的脱氮效果 | 第40页 |
·培养基中含有等量氨氮、亚硝氮、硝氮时的脱氮性能研究 | 第40-42页 |
·氮源分析 | 第42-43页 |
·完全脱氮需要碳源量推算 | 第43-44页 |
·脱氮途径推断 | 第44-45页 |
·HN-02 菌产氮气验证 | 第45页 |
·HN-02 菌产氮氧化物气体验证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HN-02 小试研究 | 第47-59页 |
·试验方法 | 第47-50页 |
·“活性污泥+HN-02 菌方式小试研究 | 第47页 |
·HN-02 菌处理猪发酵后场废水 | 第47-48页 |
·HN-02 菌处理味精废水 | 第48页 |
·HN-02 菌处理玉米酒精废水 | 第48-50页 |
·结果分析 | 第50-56页 |
·“活性污泥+HN-02 菌方式小试研究 | 第50-51页 |
·HN-02 菌处理发酵后猪场废水 | 第51页 |
·HN-02 菌处理味精废水 | 第51-52页 |
·HN-02 菌处理玉米酒精废水 | 第52-56页 |
·HN-02 菌处理玉米酒精废水经济分析 | 第56页 |
·中和药剂用量估算 | 第56页 |
·污泥产量计算 | 第56页 |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工程应用展望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
附录 A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 HN-02 的 16SrRNA 序列 | 第67-68页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