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FDI 与产业安全的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外商直接投资 | 第15页 |
·产业与产业安全的定义 | 第15页 |
·产业安全理论体系 | 第15-19页 |
·产业保护理论 | 第16页 |
·产业损害理论 | 第16-17页 |
·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外资进入我国零售业市场的历程及引发的问题 | 第19-25页 |
·零售业定义与零售业态分类 | 第19页 |
·外资进入我国零售业市场的历程 | 第19-21页 |
·外资进入零售业市场的试点阶段(1992 年—1995 年) | 第19-20页 |
·外资进入零售业市场的过渡阶段(1995 年—2001 年) | 第20页 |
·外资进入零售业市场的加速阶段(2001 年—2004 年) | 第20页 |
·我国零售业市场的全面开放阶段(2004 年至今) | 第20-21页 |
·我国零售业市场利用外资的现状 | 第21-23页 |
·外资对本土零售企业的冲击 | 第23-25页 |
第四章 FDI 对我国零售业产业安全的影响评估 | 第25-40页 |
·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第25页 |
·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方法 | 第25-26页 |
·现阶段我国零售业发展的市场背景 | 第26-29页 |
·零售业发展的国内环境 | 第26-27页 |
·零售业市场需求状况 | 第27-28页 |
·零售业竞争力状况 | 第28-29页 |
·零售业控制力状况 | 第29页 |
·构建零售业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第29-31页 |
·指标数据统计 | 第31页 |
·主成分分析模型 | 第31-34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估算零售业产业安全度 | 第34-40页 |
·指标警限值的设置 | 第35页 |
·安全度的估算 | 第35-40页 |
第五章 零售业开放水平及保护政策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 第40-44页 |
·部分国家的零售业开放水平 | 第40页 |
·零售业政策保护国际比较 | 第40-43页 |
·美国 | 第40-41页 |
·日本 | 第41-42页 |
·韩国 | 第42-43页 |
·对我国零售业保护的启示 | 第43-44页 |
第六章 我国零售业应对国际化竞争的政策建议 | 第44-48页 |
·政府政策层面 | 第44-46页 |
·提高市场准入壁垒 | 第44页 |
·加强国内管制 | 第44-45页 |
·充分利用政府采购政策,加大补贴力度 | 第45页 |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 第45-46页 |
·企业对策层面 | 第46-48页 |
·实现规模化经营 | 第46-47页 |
·促进零售企业的现代化建设 | 第47页 |
·重视开发农村市场 | 第47-48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A 评价指标相关数据 | 第51-53页 |
附录B 主成分SPSS 软件分析 | 第53-55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