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页 |
第一章 刑事侦查讯问制度概述 | 第10-15页 |
第一节 刑事侦查讯问制度的涵义 | 第10-12页 |
第二节 刑事侦查讯问制度的历史渊源 | 第12-13页 |
一、外国刑事侦查讯问制度的历史渊源 | 第12-13页 |
二、我国刑事侦查讯问制度的历史渊源 | 第13页 |
第三节 刑事侦查讯问制度的功能 | 第13-15页 |
一、刑事侦查讯问制度的实体功能 | 第13-14页 |
二、刑事侦查讯问制度的程序功能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刑事侦查讯问制度的法律价值及其关系 | 第15-18页 |
第一节 刑事侦查讯问制度的法律价值 | 第15-16页 |
一、侦查讯问制度的事实公正---证明犯罪事实 | 第15页 |
二、侦查讯问制度的程序正义---保障嫌犯权利 | 第15-16页 |
三、侦查讯问制度的侦查效率---提高侦查效率 | 第16页 |
第二节 刑事侦查讯问制度的法律价值之间关系 | 第16-17页 |
一、统一关系 | 第16页 |
二、对立关系 | 第16-17页 |
第三节 我国刑事侦查讯问制度的法律价值选择 | 第17-18页 |
第三章 我国刑事侦查讯问制度的现状及评析 | 第18-23页 |
第一节 我国刑事侦查讯问制度的现行法律规定 | 第18页 |
第二节 我国刑事侦查讯问制度的缺陷 | 第18-21页 |
一、追诉人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权利关系失衡 | 第18-19页 |
二、讯问活动均以获取口供为核心而设置 | 第19-21页 |
三、侦讯制度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 | 第21页 |
第三节 我国刑事侦讯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1-23页 |
一、在观念上“有罪推定”的封建思想影响 | 第21-22页 |
二、在价值取向上“重实体不重程序” | 第22页 |
三、在制度上仍实行“超职权主义” | 第22页 |
四、立法上对犯罪嫌疑人“保障条款”不完善 | 第22页 |
五、侦查讯问迫于“命案必破”思想的压力 | 第22-23页 |
第四章 域外刑事侦查讯问制度比较及分析 | 第23-26页 |
第一节 英美法系正当程序模式----弹劾式侦查讯问制度 | 第23页 |
第二节 大陆法系犯罪控制模式----纠问式侦查讯问制度 | 第23-24页 |
第三节 两大法系国家侦查讯问制度的融合 | 第24-26页 |
一、都确认侦查讯问制度的独立地位 | 第24页 |
二、都调整权力与权利的平衡关系 | 第24-25页 |
三、都赋予犯罪疑疑人律师帮助权 | 第25页 |
四、都禁止刑讯逼供及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25-26页 |
第五章 我国刑事侦查讯问制度程序性法律规制构想 | 第26-38页 |
第一节 我国刑事侦查讯制度程序性法律规制的原则 | 第26-27页 |
一、控辩平等原则 | 第26页 |
二、适度公开原则 | 第26-27页 |
三、禁止刑讯逼供原则 | 第27页 |
第二节 我国刑事侦查讯问制度程序性法律规制的具体举措 | 第27-38页 |
一、侦查讯问发起阶段 | 第27-29页 |
二、侦查讯问实施阶段 | 第29-36页 |
三、加强和完善侦查讯问的监督及救济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