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2-13页 |
前言 | 第13-16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4-16页 |
一、血管内皮功能在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中的价值研究 | 第16-28页 |
·对象和方法 | 第16-20页 |
·研究对象 | 第16页 |
·一般资料 | 第16页 |
·高频超声测定肱动脉血流介导血管舒张 | 第16-17页 |
·冠状动脉造影 | 第17页 |
·统计分析 | 第17-20页 |
·结果 | 第20-23页 |
·两组患者临床特征 | 第20-21页 |
·FMD与冠脉病变的关系 | 第21-22页 |
·FMD和CSI的相关分析 | 第22-23页 |
·FMD对冠脉病变的预测价值 | 第23页 |
·FMD预测冠脉病变的界值确定 | 第23页 |
·讨论 | 第23-27页 |
·FMD与心血管危险因素 | 第24-25页 |
·FMD与冠脉血管病变 | 第25页 |
·FMD对冠脉病变的预测 | 第25-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二、冠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标志物影响 | 第28-39页 |
·对象和方法 | 第28-30页 |
·研究对象 | 第28页 |
·一般资料 | 第28页 |
·样本的采集 | 第28-29页 |
·内皮标志物的测定 | 第29-30页 |
·统计分析 | 第30页 |
·结果 | 第30-35页 |
·两组患者临床特征 | 第30-32页 |
·两组患者的内皮损伤标志物的水平 | 第32-33页 |
·两组患者内皮功能标志物水平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 第33-35页 |
·讨论 | 第35-38页 |
·诊断性冠脉造影组和PCI组的基础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 | 第36页 |
·两组之间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差别 | 第36-37页 |
·PCI对局部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三、血管内皮功能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 第39-48页 |
·对象和方法 | 第39-40页 |
·研究对象 | 第39页 |
·一般资料 | 第39页 |
·高频超声测定肱动脉血流介导血管舒张 | 第39-40页 |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术 | 第40页 |
·心血管事件随访记录 | 第40页 |
·统计分析 | 第40页 |
·结果 | 第40-45页 |
·两组患者临床特征 | 第40-42页 |
·FMD的预测价值 | 第42-45页 |
·讨论 | 第45-47页 |
·FMD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 第45-46页 |
·FMD与心血管事件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全文结论 | 第48-50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61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1-62页 |
综述 | 第62-87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7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