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雾药液在靶标植株上的沉积与润湿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3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5-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药液在靶标上沉积规律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药液在靶标叶片上润湿性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第二章 药雾靶区靶标沉积试验与分析 | 第23-47页 |
·静电喷雾对靶标沉积效果影响概述 | 第23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3-29页 |
·试验平台与施药装置 | 第24-25页 |
·试验设计与测量方法 | 第25-27页 |
·样本统计方法与计算 | 第27-29页 |
·靶区沉积量及其分布 | 第29-36页 |
·不同喷头高度对靶区沉积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不同充电电压下靶区沉积量的样本统计 | 第30-36页 |
·靶标沉积量及其分布 | 第36-38页 |
·沉积量随距离变化的关系曲线 | 第38-46页 |
·靶区沉积量分段拟合曲线 | 第38-42页 |
·靶标沉积量分段拟合曲线 | 第42-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三章 液滴在黄瓜叶片上的润湿性能 | 第47-69页 |
·与植物叶片润湿性能有关的基本概念 | 第47-48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8-56页 |
·试剂与材料 | 第48-49页 |
·实验设计 | 第49-50页 |
·测量方法 | 第50-56页 |
·液滴在黄瓜叶片上的润湿性能 | 第56-67页 |
·不同浓度APG水溶液的表面张力 | 第56-57页 |
·液滴在黄瓜叶片上的接触角 | 第57-58页 |
·液滴在黄瓜叶片上的动态接触角 | 第58-60页 |
·液滴在黄瓜叶片上的前进角与后退角 | 第60-62页 |
·液滴在黄瓜叶片上的铺展直径 | 第62-67页 |
·小结 | 第67-69页 |
第四章 黄瓜叶片动态润湿模型的构建 | 第69-103页 |
·时间序列预测分析概述 | 第69-70页 |
·时间序列数据采集与测定 | 第70-72页 |
·动态接触角模型 | 第72-79页 |
·动态接触角时间序列 | 第72-73页 |
·自相关与自回归分析 | 第73-74页 |
·模型参数及其确定 | 第74-78页 |
·模型的验证 | 第78-79页 |
·动态液滴尺寸模型 | 第79-84页 |
·动态液滴尺寸时间序列 | 第79-81页 |
·滑动平均值分析 | 第81-82页 |
·模型参数及其确定 | 第82-84页 |
·模型的验证 | 第84页 |
·动态液滴形状模型 | 第84-91页 |
·动态液滴形状时间序列 | 第84-86页 |
·指数平滑分析 | 第86-87页 |
·模型参数及其确定 | 第87-90页 |
·模型的验证 | 第90-91页 |
·动态润湿三维曲线模拟 | 第91-93页 |
·动态液滴尺寸与接触角 | 第91-92页 |
·动态液滴形状与接触角 | 第92-93页 |
·动态润湿三维趋势面模型 | 第93-102页 |
·趋势面分析原理与方法 | 第93-94页 |
·趋势面模型参数与检验 | 第94-96页 |
·动态接触角趋势面模型 | 第96-102页 |
·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五章 黄瓜叶片药液流失点与响应面模型 | 第103-118页 |
·作物叶片流失点与润湿方程概述 | 第103-104页 |
·药液在作物叶片上持留量的测定 | 第104-106页 |
·黄瓜叶片药液持留量与影响因素分析 | 第106-112页 |
·黄瓜叶片药液流失点 | 第106页 |
·黄瓜叶片最大稳定持留量 | 第106-107页 |
·接触角与粘附张力和粘附功 | 第107-110页 |
·黄瓜叶片临界表面张力 | 第110-112页 |
·黄瓜叶片药液流失点响应面模型的建立 | 第112-118页 |
·正交试验设计方案 | 第112-114页 |
·中心组合试验设计 | 第114-115页 |
·响应面模型的建立 | 第115-118页 |
·响应面模型的验证 | 第118页 |
·小结 | 第118-121页 |
第六章 研究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121-125页 |
·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 第121-122页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22-123页 |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123-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33页 |
致谢 | 第133-13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135页 |
一、发表的论文 | 第135页 |
二、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135页 |
三、获奖情况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