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离婚救济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前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离婚救济制度概述 | 第9-14页 |
第一节 离婚救济制度概念辨析 | 第9-11页 |
一、学界争议 | 第9页 |
二、笔者观点 | 第9-11页 |
第二节 离婚救济制度的价值与功能 | 第11-14页 |
一、救济与衡平 | 第11-12页 |
二、引导与矫正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我国离婚救济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14-30页 |
第一节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14-20页 |
一、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案胜诉率低及其原因 | 第14-17页 |
二、离婚损害赔偿诉讼程序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17-20页 |
第二节 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20-22页 |
一、家务劳动补偿适用率低及其原因 | 第20-21页 |
二、家务劳动价值体现不足及其原因 | 第21-22页 |
第三节 经济帮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22-25页 |
一、经济帮助适用条件不能彰显公平及其原因 | 第22-24页 |
二、经济帮助的帮助范围过窄及其原因 | 第24-25页 |
第四节 离婚救济制度内部结构失衡及其原因 | 第25-30页 |
一、离婚救济制度内部结构失衡及其表现 | 第25-26页 |
二、离婚救济制度内部结构失衡的原因 | 第26-30页 |
第三章 我国离婚救济制度的完善 | 第30-44页 |
第一节 离婚救济制度内部结构的重构 | 第30-33页 |
一、离婚救济制度内部结构重构的必要性 | 第30-31页 |
二、离婚救济制度内部结构重构的具体建议 | 第31-33页 |
第二节 完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具体建议 | 第33-34页 |
一、离婚损害赔偿法定事由增加兜底条款 | 第33-34页 |
二、适当降低证明标准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 第34页 |
第三节 完善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的具体建议 | 第34-40页 |
一、保留《婚姻法》第四十条的规定 | 第35-36页 |
二、扩大离婚家务劳动补偿适用范围 | 第36-39页 |
三、明确家务劳动价值的评价要素 | 第39-40页 |
第四节 完善经济帮助制度的具体建议 | 第40-44页 |
一、重构经济帮助适用条件 | 第40-42页 |
二、拓宽离婚经济帮助的帮助范围 | 第42页 |
三、列举确定经济帮助数额的参考要素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