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汞形态识别及其脱除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燃煤汞排放控制研究现状 | 第11-29页 |
| ·汞污染的危害和来源 | 第11-14页 |
| ·汞的测量 | 第14-17页 |
| ·煤中汞的形态及燃前脱除 | 第17-19页 |
| ·煤中汞在利用过程的转化 | 第19-22页 |
| ·燃煤烟气中汞的脱除 | 第22-27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7-29页 |
| 2 煤粉电站锅炉的汞形态及分布 | 第29-45页 |
| ·引言 | 第29-30页 |
| ·试验 | 第30-32页 |
| ·燃煤电厂的汞平衡 | 第32-35页 |
| ·烟气中的汞浓度和形态 | 第35-39页 |
| ·ESP的脱汞能力 | 第39-40页 |
| ·飞灰汞含量 | 第40-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3 煤中汞的形态识别和燃前脱除 | 第45-67页 |
| ·引言 | 第45-47页 |
| ·煤中汞赋存形态的识别 | 第47-59页 |
| ·燃煤快速升温热解脱汞 | 第59-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 4 燃煤烟气中汞的形态和影响因素 | 第67-93页 |
| ·烟气中汞的形态及控制策略的选择 | 第67-69页 |
| ·模拟烟气中汞氧化的化学热力学平衡计算 | 第69-72页 |
| ·汞形态转化的化学动力学计算 | 第72-76页 |
| ·煤燃烧汞形态转变管式炉实验 | 第76-92页 |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 5 气相单质汞的吸附剂开发与应用 | 第93-120页 |
| ·引言 | 第93页 |
| ·Ag-CNT在单质汞脱除和汞检测中的应用 | 第93-106页 |
| ·矿物基溴化吸附剂 | 第106-11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8-120页 |
| 6 全文总结及建议 | 第120-125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120-122页 |
| ·下一步工作及建议 | 第122-125页 |
| 致谢 | 第125-1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7-141页 |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41-143页 |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发明专利 | 第143-144页 |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第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