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热性惊厥中医影响因子的研究
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临床研究 | 第9-22页 |
一、 临床资料 | 第9-11页 |
(一) 资料来源 | 第9页 |
(二) 热性惊厥西医诊断标准 | 第9-10页 |
(三) 中医体质类型辨证标准 | 第10页 |
(四) 纳入及排除标准 | 第10-11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一) 资料采集 | 第11页 |
(二) 调查内容 | 第11-12页 |
(三) 统计方法 | 第12页 |
三、 调查结果 | 第12-22页 |
(一) 热性惊厥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 第12-17页 |
(二) 两组间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比较 | 第17-18页 |
(三) 单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 | 第18-21页 |
(四) 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 | 第21-22页 |
讨论 | 第22-33页 |
一、 祖国医学对小儿热性惊厥的认识 | 第22-25页 |
(一) 热性惊厥相关中医病名的认识 | 第22页 |
(二) 热性惊厥相关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22-24页 |
(三) 热性惊厥相关体质因素的认识 | 第24-25页 |
(四) 热性惊厥相关治则治法的认识 | 第25页 |
二、 西医对热性惊厥发病相关因素的认识 | 第25-28页 |
(一) 热性惊厥和年龄的关系 | 第26页 |
(二) 热性惊厥和发热的关系 | 第26页 |
(三) 热性惊厥和感染的关系 | 第26页 |
(四) 热性惊厥和季节的关系 | 第26页 |
(五) 热性惊厥和遗传的关系 | 第26-27页 |
(六) 热性惊厥和免疫的关系 | 第27页 |
(七) 热性惊厥和神经系统的关系 | 第27页 |
(八) 热性惊厥和电解质因素的关系 | 第27-28页 |
(九) 热性惊厥和心肌酶谱的关系 | 第28页 |
三、 研究结果讨论 | 第28-33页 |
(一) 热性惊厥发病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 | 第28-30页 |
(二) 热性惊厥的中医影响因子讨论 | 第30-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综述 | 第36-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附录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详细摘要 | 第54-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