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连续性倒塌数值分析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21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9页 |
·连续倒塌定义 | 第9页 |
·抗倒塌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 第9-12页 |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抗连续性倒塌各国规范要求 | 第13-15页 |
·美国抗连续性倒塌规范要求 | 第13-14页 |
·日本抗倒塌设计规范 | 第14页 |
·英国和抗倒塌设计规范 | 第14页 |
·欧洲其他国家抗倒塌设计规范 | 第14-15页 |
·设计思想及方法概述 | 第15-17页 |
·设计思想 | 第15-16页 |
·设计方法 | 第16-17页 |
·抗连续性倒塌分析方法 | 第17-18页 |
·线性静力分析 | 第17页 |
·非线性静力分析 | 第17页 |
·非线性动力分析 | 第17-18页 |
·方法选择 | 第18页 |
·本文内容 | 第18-21页 |
2. 关键构件对结构抗连续性倒塌的影响分析 | 第21-39页 |
·引言 | 第21页 |
·结构模型设计 | 第21-22页 |
·基本信息 | 第21-22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22页 |
·模型范围和假设 | 第22页 |
·确定柱的拆除位置 | 第22-23页 |
·荷载组合 | 第23页 |
·破坏准则 | 第23-24页 |
·关键性问题处理 | 第24-27页 |
·塑性铰 | 第24-26页 |
·楼板等效方案 | 第26页 |
·荷载工况 | 第26页 |
·分析控制参数 | 第26页 |
·单元剖分 | 第26-27页 |
·卸载方式定义 | 第27页 |
·分析步骤 | 第27页 |
·破坏过程分析 | 第27-36页 |
·不同平面位置的差异 | 第27-33页 |
·相同楼层不同部位的比较 | 第33-34页 |
·不Nj楼/相M位置的比较 | 第34-36页 |
·小结 | 第36-39页 |
3. 楼层数对结构抗连续性倒塌影响分析 | 第39-45页 |
·引言 | 第39页 |
·结构模型设计 | 第39-40页 |
·破坏过程分析 | 第40-43页 |
·底层角柱拆除 | 第40页 |
·长边中柱拆除 | 第40-41页 |
·短边中柱拆除 | 第41-43页 |
·内部中柱拆除 | 第43页 |
·六层与12层对比分析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4. 防止结构发生连续性倒塌的措施 | 第45-49页 |
·引言 | 第45页 |
·控制发生突发事件 | 第45页 |
·防止发生局部破坏 | 第45-46页 |
·建筑措施 | 第45-46页 |
·结构措施 | 第46页 |
·小结 | 第46-49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主要结论 | 第49页 |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个人简介 | 第54-55页 |
导师简介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