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垄铲仿生设计及其降阻特性分析
| 提要 | 第1-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第9-10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 ·课题来源 | 第11页 |
| ·农机触土部件仿生降阻的研究 | 第11-16页 |
| ·引言 | 第11页 |
| ·土壤粘附理论 | 第11页 |
| ·脱附降阻的传统技术 | 第11-12页 |
| ·生物脱附降阻基本原理 | 第12-15页 |
| ·农机触土部件中仿生降阻研究及应用 | 第15-16页 |
| ·起垄器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生物仿生原型选取 | 第17-18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8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 第2章 野猪吻突部三维几何模型分析 | 第19-30页 |
| ·野猪行为学特性及分析 | 第19页 |
| ·逆向工程及其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 | 第19-21页 |
| ·逆向工程的基本概念 | 第19-20页 |
| ·逆向工程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 ·野猪头部三维几何模型建立 | 第21-23页 |
| ·野猪头部几何建模方法选取 | 第21页 |
| ·仿生领域中逆向工程研究的一般过程 | 第21-22页 |
| ·野猪头部几何模型建立 | 第22-23页 |
| ·野猪头部几何模型分析结果 | 第23-24页 |
| ·野猪吻突部几何模型分析 | 第24-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3章 特征曲线提取及仿生起垄铲设计 | 第30-38页 |
| ·起垄铲结构类型与分类 | 第30页 |
| ·起垄铲结构参数分析 | 第30-31页 |
| ·野猪吻突部几何特征曲线提取 | 第31-34页 |
| ·仿生起垄铲的设计 | 第34-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4章 起垄铲的土槽试验研究 | 第38-49页 |
| ·试验方案设计 | 第38页 |
| ·试验装置与连接 | 第38-39页 |
| ·土槽土壤试验前处理 | 第39-42页 |
| ·土壤含水率测定 | 第39-40页 |
| ·土壤坚实度测定 | 第40-42页 |
| ·试验区段划分 | 第42页 |
| ·传感器标定及连接 | 第42-44页 |
| ·试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 第44-46页 |
| ·试验现场 | 第44-45页 |
| ·试验结果 | 第45-46页 |
| ·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5章 起垄铲与土壤相互作用有限元分析 | 第49-64页 |
| ·有限元方法介绍 | 第49-51页 |
| ·有限元法简介 | 第49页 |
|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 第49-50页 |
| ·有限元法分析计算的基本步骤 | 第50-51页 |
| ·ANSYS 软件简介 | 第51-52页 |
| ·ANSYS 简介 | 第51页 |
| ·ANSYS 分析基本过程 | 第51-52页 |
| ·起垄铲与土壤相互作用的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52-55页 |
| ·起垄铲与土壤相互作用的实体模型建立 | 第52-55页 |
| ·建立起垄铲与土壤相互作用的有限元模型 | 第55页 |
| ·起垄铲与土壤相互作用过程的有限元模拟 | 第55-59页 |
| ·单元体的选取及介绍 | 第56页 |
| ·材料特性参数确定 | 第56-57页 |
| ·划分网格 | 第57-58页 |
| ·定义接触对 | 第58页 |
| ·定义载荷 | 第58-59页 |
| ·求解 | 第59页 |
| ·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 第59-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6章 田间试验研究 | 第64-69页 |
| ·试验准备 | 第64-67页 |
| ·试验方案及现场 | 第67页 |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67-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 ·结论 | 第69-70页 |
| ·研究展望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获奖情况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摘要 | 第77-79页 |
| ABSTRACT | 第79-82页 |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