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一、二年生花卉类论文--其他论文

利文斯顿雏菊育性、花色素特性及F1代表现的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4页
   ·利文斯顿雏菊概述第12-13页
   ·番杏科植物研究概况第13-14页
   ·植物的授粉方式第14-15页
   ·自交不亲和第15-17页
     ·自交不亲和性机制第15-16页
     ·植物自交不亲和鉴定方法第16-17页
   ·育种方法第17-19页
     ·传统育种第17-19页
     ·分子育种第19页
   ·花色遗传第19-21页
     ·花色的定义第19页
     ·花色形成机理和包含色素第19页
     ·花色表现机理第19-21页
   ·杂种优势第21-23页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3-24页
第二章 利文斯顿雏菊育性初探第24-30页
   ·材料与方法第24-25页
     ·材料第24页
     ·方法第24-25页
   ·结果与分析第25-29页
     ·花粉生活力测定第25-26页
     ·离体花粉培养法第26-27页
     ·自交结种情况第27-28页
     ·杂交结种情况第28-29页
     ·结论第29-30页
第三章 利文斯顿雏菊花色素特性研究第30-37页
   ·材料与方法第30页
     ·实验材料第30页
     ·试验方法第30页
   ·结果与分析第30-36页
     ·色素类型的定性分析第30-31页
     ·类黄酮的显色反应第31-32页
     ·色素成分的紫外-可见光谱测定第32-34页
     ·色素的稳定性分析第34-36页
   ·讨论第36-37页
第四章 利文斯顿雏菊杂交 F1 代性状的遗传表现第37-51页
   ·材料与方法第37-38页
     ·实验材料第37页
     ·方法第37-38页
   ·结果与分析第38-50页
     ·F1 代花色的遗传表现分析第38-41页
     ·F1 代花径的遗传表现分析第41页
     ·F1 代株幅的遗传表现分析第41页
     ·F1 代株高的遗传表现分析第41-48页
     ·不同花色品系 F1 代生长趋势第48-50页
   ·讨论第50-51页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附录第55-56页
缩略词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作者简介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化学诱导番茄耐低温突变体的研究
下一篇:郁金香花芽分化的形态发育及其生理生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