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公职人员涉黑犯罪概述 | 第12-26页 |
第一节 公职人员涉黑犯罪的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公职人员涉黑犯罪现状描述 | 第13-21页 |
一、公职人员涉黑犯罪类型 | 第13-18页 |
二、公职人员涉黑犯罪的趋势分析 | 第18-21页 |
第三节 公职人员涉黑犯罪特点分析 | 第21-26页 |
第二章 公职人员涉黑犯罪的原因探究 | 第26-39页 |
第一节 来自于公职人员本身的内在起因 | 第26-30页 |
一、认知偏差型异化心理 | 第26-29页 |
二、自我解脱型负面心理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出自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动因 | 第30-34页 |
一、暴力组织化与组织暴力化 | 第31页 |
二、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 | 第31-33页 |
三、寻求政治权利庇护 | 第33页 |
四、犯罪组织黑社会化 | 第33-34页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中的社会管理缺失 | 第34-37页 |
一、地方政权建设的薄弱和政府职能的退缩 | 第35-36页 |
二、行业管理混乱与缺失 | 第36-37页 |
第四节 变革调整中的利益驱动 | 第37-39页 |
一、资源配置不合理 | 第37-38页 |
二、非法垄断市场的诱惑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公职人员涉黑职务犯罪对策构建 | 第39-47页 |
第一节 加强官员思想教育,强化执政为民理念 | 第39-41页 |
一、必须加强对公职人员心理状况的适时预测和干预 | 第39-40页 |
二、要加强对公职人员健康人格和心理的培养和引导 | 第40页 |
三、树立公职人员涉黑犯罪的反面典型,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 第40-41页 |
第二节 严厉打击涉黑犯罪 | 第41-43页 |
一、加大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司法打击力度 | 第41-42页 |
二、建立长效的涉黑犯罪打防机制 | 第42-43页 |
第三节 加强权力监督,建立公务员利益规避制度 | 第43-45页 |
一、加强权力监督 | 第43-44页 |
二、建立官员利益规避制度 | 第44-45页 |
第四节 加大基层政权建设,重塑传统文化 | 第45-47页 |
一、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 第45-46页 |
二、重塑重德重育传统文化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