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工材料论文--导电材料及其制品论文--通信电缆论文

圆极化泄露同轴电缆的设计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泄露同轴电缆简介第9-10页
     ·泄露同轴电缆的作用及特点第9页
     ·泄露同轴电缆的应用场合第9-10页
   ·泄露同轴电缆的历史及发展趋势第10-12页
     ·国外发展历史及趋势第10-11页
     ·国内发展历史及趋势第11-12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3-15页
第2章 泄露同轴电缆的基本理论第15-37页
   ·泄露同轴电缆的结构第15-16页
   ·泄露同轴电缆的分类第16-18页
     ·耦合型泄露同轴电缆第17页
     ·辐射型泄露同轴电缆第17-18页
   ·泄露同轴电缆的主要电气性能指标第18-21页
     ·频率范围第18页
     ·耦合损耗第18-19页
     ·传输损耗第19-21页
   ·辐射理论第21-36页
     ·泄露同轴电缆的FDTD算法第21-24页
     ·辐射场以及耦合损耗的计算第24-28页
     ·辐射谐波以及谐振点第28-31页
     ·泄露同轴电缆的频带扩展第31-34页
     ·泄露同轴电缆的圆极化波理论第34-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泄露同轴电缆的设计与仿真第37-49页
   ·泄露同轴电缆谐振点抑制仿真第37-44页
     ·垂直开槽谐振点抑制第37-40页
     ·八字开槽谐振点抑制第40-44页
   ·新型超宽带泄露同轴电缆的设计第44-46页
   ·圆极化泄露同轴电缆的设计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4章 泄露同轴电缆的测试第49-59页
   ·电压驻波比的测试第49-50页
   ·传输衰减的测试第50-52页
     ·传输衰减的仿真第50-51页
     ·传输损耗的测试第51-52页
   ·耦合损耗的测试第52-58页
     ·耦合损耗的理论计算第52-53页
     ·耦合损耗的测试第53-58页
   ·误差分析第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总结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致谢第65-67页
研究生履历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模糊逻辑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算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自动均流并联控制的DC/DC变换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