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昭虔文学创作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孔昭虔的生平与家世 | 第12-17页 |
第一节 孔昭虔的成长经历 | 第12-14页 |
第二节 孔昭虔的官宦生涯 | 第14-16页 |
第三节 孔昭虔的家学渊源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孔昭虔诗歌研究 | 第17-57页 |
第一节 孔昭虔诗歌思想内容 | 第17-44页 |
一、咏史怀古诗 | 第17-25页 |
1、咏史诗 | 第18-21页 |
2、怀古诗 | 第21-23页 |
3、拟古诗 | 第23-25页 |
二、写景记行诗 | 第25-31页 |
1、写景诗 | 第25-29页 |
2、纪行诗 | 第29-31页 |
三、书事感怀诗 | 第31-40页 |
1、书事诗 | 第31-35页 |
2、感怀诗 | 第35-40页 |
四、题画交游诗 | 第40-44页 |
1、题画诗 | 第40-41页 |
2、交游诗 | 第41-44页 |
第二节 孔昭虔诗歌的艺术特色 | 第44-57页 |
一、雅正的诗歌特色 | 第44-47页 |
二、婉丽的风格特征 | 第47-53页 |
三、精于锻炼的创作手法 | 第53-57页 |
第三章 孔昭虔词作研究 | 第57-73页 |
第一节 孔昭虔词之题材分类 | 第57-67页 |
一、韶华之伤 | 第57-60页 |
二、闺阁之思 | 第60-62页 |
三、羁旅之愁 | 第62-64页 |
四、交往之谊 | 第64-67页 |
第二节 孔昭虔词之艺术特色 | 第67-73页 |
一、风格特点 | 第67-69页 |
1、婉约 | 第67-68页 |
2、清丽 | 第68-69页 |
二、词学观念 | 第69-70页 |
三、结构布局 | 第70-73页 |
第四章 孔昭虔剧作研究 | 第73-89页 |
第一节 孔昭虔戏剧的本事及剧情梗概 | 第73-76页 |
一、本事(创作溯源) | 第73-74页 |
1、《荡妇秋思》 | 第73-74页 |
2、《葬花》 | 第74页 |
二、剧情梗概 | 第74-76页 |
1、《荡妇秋思》 | 第74-76页 |
2、《葬花》 | 第76页 |
第二节 孔昭虔戏剧的艺术成就 | 第76-89页 |
一、主题取向 | 第76-79页 |
二、人物形象 | 第79-85页 |
1、《荡妇秋思》 | 第79-84页 |
(1)、思妇 | 第79-81页 |
(2)、征夫 | 第81-83页 |
(3)、主将 | 第83-84页 |
2、《葬花》 | 第84-85页 |
三、语言风格 | 第85-89页 |
结语 | 第89-90页 |
注释 | 第90-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