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资源评价统计法在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的应用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20页 |
| ·课题来源、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题目来源 | 第9页 |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 ·资源评价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2-16页 |
|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6-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8页 |
|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18-20页 |
| ·主要成果 | 第18-19页 |
| ·创新点 | 第19-20页 |
| 第2章 石油地质条件分析 | 第20-33页 |
| ·区域地质背景 | 第20-23页 |
| ·石油地质条件 | 第23-33页 |
| ·烃源岩特征 | 第23-26页 |
| ·储盖组合特征 | 第26-27页 |
| ·圈闭特征 | 第27-29页 |
| ·油气运移特征 | 第29页 |
| ·油气成藏规律分析 | 第29-33页 |
| 第3章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石油资源评价统计法 | 第33-51页 |
| ·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简述 | 第33-36页 |
| ·成因法 | 第33-35页 |
| ·类比法 | 第35-36页 |
| ·统计法 | 第36页 |
| ·油气资源评价统计法 | 第36-51页 |
| ·地质统计综合法 | 第36-43页 |
| ·油田规模序列法 | 第43-45页 |
| ·广义帕莱托分布法 | 第45-48页 |
| ·特尔菲法 | 第48页 |
| ·逻辑斯特(Logistic)模型 | 第48-49页 |
| ·龚帕兹(Compertz)模型 | 第49-51页 |
| 第4章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石油资源评价 | 第51-79页 |
| ·地质统计综合法评价 | 第51-60页 |
| ·评价单元划分 | 第51-53页 |
| ·地质风险分析 | 第53-54页 |
| ·未钻探圈闭分布 | 第54-55页 |
| ·参数选取 | 第55-57页 |
| ·评价结果 | 第57-60页 |
| ·油田规模序列法评价 | 第60-65页 |
| ·已发现油田规模 | 第60页 |
| ·预测油田规模序列 | 第60-62页 |
| ·评价结果 | 第62-65页 |
| ·广义帕莱托分布法评价 | 第65-69页 |
| ·建立基础数据 | 第65-66页 |
| ·参数确定 | 第66-67页 |
| ·评价结果 | 第67-69页 |
| ·三种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对比及特尔菲汇总 | 第69-71页 |
| ·本文评价结果与新一轮评价结果对比 | 第71-72页 |
| ·逻辑斯特模型预测储量趋势 | 第72-75页 |
| ·建立基础数据 | 第72-73页 |
| ·建立涠西南凹陷储量增长模型 | 第73页 |
| ·涠西南凹陷储量增长趋势预测 | 第73-75页 |
| ·龚帕兹模型预测储量趋势 | 第75-77页 |
| ·建立基础数据 | 第75页 |
| ·建立涠西南凹陷储量增长模型 | 第75页 |
| ·涠西南凹陷储量增长趋势预测 | 第75-77页 |
| ·两种预测模型预测结果对比分析 | 第77页 |
| ·勘探方向与建议 | 第77-79页 |
| 结论 | 第79-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