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7-30页 |
第一章 猪链球菌毒力因子及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 第7-20页 |
1 S.suis的生物学特性 | 第7页 |
2 S.suis的流行病学 | 第7-8页 |
3 S.suis的毒力因子 | 第8-10页 |
4 S.suis的致病机理 | 第10-12页 |
5 结束语 | 第12-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0页 |
第二章 链球菌烯醇化酶(Enolase)研究进展 | 第20-30页 |
1 Enolase的结构和功能域 | 第20-22页 |
·Enolase的单体结构 | 第20页 |
·Enolase的多聚体结构 | 第20-21页 |
·Enolase的血纤溶酶原结合位点 | 第21-22页 |
·Enolase C末端Lys的作用 | 第22页 |
2 链球菌中Enolase的功能 | 第22-25页 |
·化脓链球菌(S.pyogenes,GAS)Enolase | 第22页 |
·肺炎链球菌(S.pneumoniae)Enolase | 第22-23页 |
·无乳链球菌(S.agalactia,GBS)Enolase | 第23页 |
·远缘链球菌(S.sobrinus)Enolase | 第23-24页 |
·变形链球菌(S.mutans)Enolase | 第24页 |
·人组织中Enolase | 第24-25页 |
·猪链球菌2型(S.suis 2)Enolase | 第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30页 |
第一篇 猪链球菌2型烯醇化酶的分子克隆、功能鉴定及免疫特性研究 | 第30-54页 |
第一章 猪链球菌2型烯醇化酶的分子克隆及酶活性测定 | 第30-40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0-34页 |
2 结果 | 第34-38页 |
·eno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5-36页 |
·eno基因的分子克隆 | 第36-37页 |
·Enolase的表达及纯化 | 第37-38页 |
·Enolase活性测定 | 第38页 |
3 讨论 | 第38-40页 |
第二章 Enolase在猪链球菌2型的表面定位及其对宿主黏附和免疫下调作用的初步探讨 | 第40-47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0-42页 |
2 结果 | 第42-45页 |
·Enolase信号肽和跨膜区预测 | 第42-43页 |
·Enolase在S.suis 2的表面分布 | 第43-45页 |
·Enolase参与S.suis 2对Hep2细胞的黏附 | 第45页 |
·Enolase对机体初次免疫反应的下调 | 第45页 |
3 讨论 | 第45-47页 |
第三章 enolase基因在猪链球菌中的分布、重组Enolase反应原性及ELASA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 第47-52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7-49页 |
2 结果 | 第49-51页 |
·PCR分析eno基因在S.suis血清型中的存在情况 | 第49-50页 |
·Enolase的Western blot分析 | 第50页 |
·ELISA检测猪血清中抗Enolase抗体 | 第50-51页 |
3 讨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第二篇 猪链球菌2型溶血素suilysin基因的表达及其产物溶血活性和免疫特性的初步研究 | 第54-64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4-57页 |
2 结果 | 第57-61页 |
·重组质粒pMD-18T∶∶sly和pET32∶∶sly的构建及鉴定 | 第57-58页 |
·IPTG诱导培养时间对SLY表达的影响 | 第58页 |
·重组蛋白的可溶性分析 | 第58-59页 |
·不同培养温度对SLY表达的影响 | 第59页 |
·重组蛋白的提纯 | 第59-60页 |
·重组蛋白溶血活性的研究 | 第60-61页 |
·动物保护实验 | 第61页 |
3 讨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第三篇 猪链球菌2型hemolysin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64-72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64-66页 |
2 结果 | 第66-69页 |
·同源性分析 | 第66页 |
·信号肽和跨膜区预测 | 第66-67页 |
·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67-68页 |
·pMD18T∶∶hemolysin的构建和鉴定 | 第68页 |
·pET30∶∶hemolysin的构建和鉴定 | 第68-69页 |
3 讨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