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0. 前言 | 第12-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本文逻辑结构 | 第17-19页 |
1. 破产管理人选任制度一般理论分析 | 第19-31页 |
·破产管理人的概念 | 第19-21页 |
·破产管理人的功能 | 第21-24页 |
·利益平衡功能 | 第21-22页 |
·救济保障功能 | 第22-23页 |
·事务管理功能 | 第23-24页 |
·破产管理人的法律地位 | 第24-31页 |
·大陆法系关于破产管理人法律地位的学说 | 第24-28页 |
·英美法系关于破产管理人法律地位的学说 | 第28-31页 |
2. 我国破产管理人选任制度运行机制存在问题 | 第31-39页 |
·破产管理人的选任主体不合理 | 第31-33页 |
·破产管理人的被选任主体任职资格存在瑕疵 | 第33-36页 |
·破产立法对破产管理人缺乏统一的任职资格规定 | 第34-35页 |
·破产管理人的被选任主体范围不合理 | 第35-36页 |
·破产管理人的被选任主体人数不明确 | 第36页 |
·破产管理人的设置机制不合理 | 第36-37页 |
·破产管理人的选任方式不尽合理 | 第37-39页 |
3. 破产管理人选任制度的比较研究 | 第39-45页 |
·国外破产管理人的选任主体的立法例 | 第39-40页 |
·国外破产管理人的被选任主体立法例 | 第40-42页 |
·国外破产管理人任职积极、消极资格的确定 | 第40-41页 |
·国外破产管理人的选任范围 | 第41页 |
·国外破产管理人的选任人数 | 第41-42页 |
·国外破产管理人选任时间的立法例 | 第42-43页 |
·破产申请(受理)开始主义国家的破产管理人选任时间 | 第42页 |
·破产宣告开始主义国家的破产管理人选任时间 | 第42-43页 |
·总结和启示 | 第43-45页 |
4. 重构我国破产管理人选任制度运行机制的基本思路 | 第45-55页 |
·破产管理人的选任主体 | 第45-47页 |
·破产管理人被选任主体 | 第47-51页 |
·破产管理人任职资格 | 第47-49页 |
·破产管理人选任的范围 | 第49-51页 |
·破产管理人的选任人数 | 第51页 |
·破产管理人的设置机制 | 第51-53页 |
·破产管理人的选任方式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