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引言 | 第11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5页 |
| ·浙江省区域块状经济发展状况 | 第11-12页 |
| ·中小企业产品设计的问题 | 第12-13页 |
| ·中小企业产品设计信息化解决策略 | 第13-15页 |
| ·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15-17页 |
| 第2章 产品工业设计信息 ASP平台概述 | 第17-27页 |
| ·ASP的概念 | 第17-20页 |
| ·ASP的定义 | 第17-18页 |
| ·ASP的运营模式 | 第18-19页 |
| ·ASP的特征 | 第19-20页 |
| ·ASP平台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 ·国外发展状况 | 第20-21页 |
| ·国内发展状况 | 第21-22页 |
| ·中小企业产品工业设计信息 ASP平台需求 | 第22-25页 |
| ·中小企业产品设计的需求 | 第22-23页 |
| ·ASP运营模式的需求 | 第23-25页 |
| ·中小企业产品工业设计信息 ASP平台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3章 ASP平台中的单点登录技术 | 第27-45页 |
| ·单点登录的意义 | 第27-28页 |
| ·SSO技术现状 | 第28-30页 |
| ·典型SSO模型 | 第30-33页 |
| ·经纪人模型(Broker-Based SSO) | 第30-31页 |
| ·代理模型(Agent-Based SSO) | 第31-32页 |
| ·经纪人和代理模型(Broker&Agent-Based SSO) | 第32页 |
| ·网关模型(Gateway-Based SSO) | 第32-33页 |
| ·令牌模型(Token-Based SSO) | 第33页 |
| ·SSO元模型 | 第33-40页 |
| ·模型分析 | 第33-37页 |
| ·SSO元模型 | 第37-40页 |
| ·ASP平台用户管理模块 | 第40-44页 |
| ·平台中用户管理的需求 | 第40页 |
| ·平台中双层用户管理机制 | 第40-42页 |
| ·ASP平台的SSO模型 | 第42页 |
| ·用户管理的实现 | 第42-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4章 基于 XML的界面数据交互技术 | 第45-57页 |
| ·ASP平台的分层结构 | 第45-47页 |
| ·分层结构的特点 | 第45页 |
| ·分层界面的特点 | 第45-46页 |
| ·Web应用中用户界面的特点 | 第46-47页 |
| ·界面数据交互的理论基础 | 第47-50页 |
| ·MVC模式 | 第47-48页 |
| ·软件复用 | 第48-49页 |
| ·XML | 第49-50页 |
| ·典型的表示层开发模型 | 第50-53页 |
| ·视图模型 | 第50-51页 |
| ·带助手的视图模型 | 第51-52页 |
| ·控制器-视图模型 | 第52页 |
| ·控制器模型 | 第52-53页 |
| ·基于XML的ASP平台界面数据交互 | 第53-56页 |
| ·基于 XML数据交互的优点 | 第53-54页 |
| ·表示层功能 | 第54-55页 |
| ·表示层结构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5章 基于 Web的三维草图交互技术 | 第57-72页 |
| ·ASP平台的草图交互技术概述 | 第57-59页 |
| ·计算机辅助草图设计概述 | 第57-58页 |
| ·基于 Web的计算机辅助草图设计的特点 | 第58-59页 |
| ·草图笔式手势交互界面 | 第59页 |
| ·笔划识别技术 | 第59-68页 |
| ·笔划识别技术介绍 | 第59-60页 |
| ·常见笔划识别技术 | 第60-61页 |
| ·基于矩阵编码的笔划识别技术 | 第61-63页 |
| ·笔划规整技术 | 第63-67页 |
| ·手势集的设计 | 第67-68页 |
| ·三维笔式交互技术 | 第68-71页 |
| ·三维笔式建模 | 第68-69页 |
| ·三维批注绘制 | 第69-70页 |
| ·三维批注修改 | 第70-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第6章 产品工业设计信息 ASP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第72-81页 |
| ·平台网络拓扑结构 | 第72-73页 |
| ·平台体系结构 | 第73-76页 |
| ·平台工作流程 | 第76-77页 |
| ·平台应用实例 | 第77-80页 |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 ·总结 | 第81-82页 |
| ·展望 | 第82-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