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2.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9页 |
3.主要工作和论文框架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弱电集成项目基本情况 | 第10-19页 |
·成都卷烟厂技改工程项目基本情况 | 第10-11页 |
·成都卷烟厂技改工程项目的背景 | 第10-11页 |
·成都卷烟厂技改工程项目的内容 | 第11页 |
·成都卷烟厂技改工程项目的实施情况 | 第11页 |
·成都卷烟厂技改工程弱电集成项目情况 | 第11-19页 |
·弱电集成项目的构成情况 | 第11-15页 |
·弱电集成项目的实施及完成情况 | 第15-19页 |
第二部分 弱电集成项目开展后评价的必要性 | 第19-24页 |
·项目后评价概念和内容 | 第19-21页 |
·项目后评价的概念 | 第19页 |
·项目后评价的内容 | 第19-21页 |
·项目后评价的必要性 | 第21-22页 |
·总结项目成功经验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 第21页 |
·弄清楚项目存在问题的发生原因并加以改进 | 第21页 |
·探索后评价作法及工作流程 | 第21-22页 |
·项目后评价的基本要求 | 第22-24页 |
·公正客观不带偏见 | 第22页 |
·资料翔实方法科学 | 第22页 |
·讲求实用不搞形式 | 第22页 |
·开放透明群众参与 | 第22-23页 |
·全面评价及时反馈 | 第23-24页 |
第三部分 弱电集成项目后评价的工作过程 | 第24-32页 |
·建立项目后评价组织 | 第24-25页 |
·制订项目后评价工作计划 | 第25-26页 |
·搜集整理资料 | 第26页 |
·确定后评价项目 | 第26-27页 |
·选择评价方法 | 第27-29页 |
·LFA法 | 第27-29页 |
·对比分析法 | 第29页 |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评价方法 | 第29页 |
·综合分析评价 | 第29-30页 |
·编制项目后评价报告 | 第30-31页 |
·评价意见的反馈 | 第31-32页 |
第四部分 弱电集成项目后评价的重点内容与方法 | 第32-51页 |
·项目技术后评价 | 第32-38页 |
·弱电集成项目技术后评价主要内容 | 第32-36页 |
·弱电集成项目技术后评价方法 | 第36-38页 |
·项目管理后评价 | 第38-47页 |
·项目管理后评价的主要内容 | 第38-46页 |
·弱电集成项目管理后评价方法 | 第46-47页 |
·项目效果后评价 | 第47-51页 |
·显著降低运行成本 | 第47-49页 |
·提高管理效率与服务水平 | 第49-50页 |
·为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做出较大贡献 | 第50-51页 |
第五部分 弱电集成项目后评价的作法与经验 | 第51-54页 |
·各级领导重视项目后评价工作并给予有力的指导和支持 | 第51页 |
·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来保证后评价的顺利进行 | 第51-52页 |
·根据评价项目的特点选择正确的评价方法 | 第52-53页 |
·坚持实事求是地总结成绩和问题 | 第53页 |
·及时反馈评价信息并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 | 第53-54页 |
第六部分 项目后评价的不足之处与改进建议 | 第54-59页 |
·项目后评价的不足之处 | 第54-56页 |
·以自我评价为主并未开展独立评价 | 第54页 |
·不同程度上存在以审计代替评价的作法 | 第54-55页 |
·在参与项目后评价中外部专家的比例较小 | 第55页 |
·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不够深入 | 第55-56页 |
·对项目后评价的改进和建议 | 第56-59页 |
·建立项目后评价的长期组织机构及后评价标准流程机制 | 第56-57页 |
·建立和完善项目后评价工作专家资料库 | 第57页 |
·充分运用项目管理基础理论进行项目后评价工作的管理 | 第57页 |
·利用计算机辅助管理项目后评价工作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结束语 | 第62-63页 |
附件一 | 第63-67页 |
附件二 | 第67-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