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商法的规定看股东代表诉讼的滥用
序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滥用的概念及性质 | 第10-20页 |
第一节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滥用的概念 | 第10-13页 |
一、 股东代表诉讼设立的宗旨 | 第11-12页 |
二、 股东代表诉讼滥用的概念 | 第12-13页 |
第二节 股东代表诉讼滥用的属性 | 第13-15页 |
第三节 判断股东代表诉讼滥用的机关及标准 | 第15-20页 |
一、 美国的经营判断原则及诉讼委员会 | 第15-17页 |
二、 股东代表诉讼滥用的标准 | 第17-20页 |
第二章 股东诉讼滥用产生的基础 | 第20-24页 |
第一节 代表诉讼的法律规定过于宽泛 | 第20-22页 |
第二节 董事监管义务缺乏必要的标准 | 第22-24页 |
第三章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滥用的表现 | 第24-34页 |
第一节 从三井矿山事件看股东代表诉讼滥用 | 第24-27页 |
一、 股东权利的滥用 | 第24页 |
二、 三井矿山案件概要 | 第24-26页 |
三、 三井矿山案件的启示 | 第26-27页 |
第二节 从大和银行事件看股东代表诉讼滥用 | 第27-30页 |
一、 大和银行事件概要 | 第27-28页 |
二、 大和银行判决要旨 | 第28-29页 |
三、 大和银行事件反思 | 第29-30页 |
第三节 从长崎银行事件看股东代表诉讼滥用 | 第30-33页 |
一、 长崎银行事件概要 | 第30-31页 |
二、 判决要旨 | 第31页 |
三、 案件分析 | 第31-33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股东代表诉讼滥用之对策 | 第34-42页 |
第一节 建立保证金制度 | 第34-36页 |
第二节 对提起代表诉讼的股东资格之限制 | 第36-38页 |
第三节 建立责任范围,限定赔偿金额 | 第38-40页 |
第四节 其他预防措施 | 第40-42页 |
一、 建立衡量公司整体利益的机关 | 第40页 |
二、 规定再审之诉 | 第40-41页 |
三、 让原告承担赔偿责任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