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1页 |
1.1 统一消息服务系统概况 | 第7-8页 |
1.2 中鸿讯统一消息服务系统(ZHX-UMS)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3 作者所涉及的工作 | 第9-10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0-11页 |
第2章 UMS与ZHX-UMS | 第11-22页 |
2.1 国外典型的UMS体系结构分析 | 第11-12页 |
2.2 ZHX-UMS层次结构 | 第12-16页 |
2.2.1 用户通信工具与统一消息服务系统的关系 | 第12-13页 |
2.2.2 ZHX-UMS环状模型 | 第13-16页 |
2.3 ZHX-UMS网络专用协议概述 | 第16-22页 |
2.3.1 ZHX-UMS网络专用协议的设计根据 | 第16-17页 |
2.3.2 ZHX-UMS的服务过程分析 | 第17-18页 |
2.3.3 ZHX-UMS协议与各层、服务过程关系 | 第18-19页 |
2.3.4 ZHX-UMS的协议层次结构 | 第19-21页 |
2.3.5 ZHX-UMS的宏观状态机运作模型 | 第21-22页 |
第3章 ZHX-UMS服务调度 | 第22-35页 |
3.1 A层功能模块的划分与相互关系 | 第22-24页 |
3.2 K层功能模块的划分与相互关系 | 第24-27页 |
3.3 ZHX-UMS服务调度中各功能模块调用关系 | 第27-28页 |
3.4 ZHX-UMS服务调度控制流程 | 第28-32页 |
3.5 ZHX-UMS服务调度状态机 | 第32-35页 |
第4章 ZHX-UMS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专用协议 | 第35-44页 |
4.1 协议的相关性 | 第35-36页 |
4.2 基于网络接口的服务请求对话协议(NRDP) | 第36-40页 |
4.2.1 面向计算机的服务请求对话阶段分析 | 第36-37页 |
4.2.2 NRDP面向的物理接口 | 第37-38页 |
4.2.3 A层与计算机终端的服务请求对话与通信规程 | 第38页 |
4.2.4 NRDP与A层宏观交互模型 | 第38-40页 |
4.3 A-K层间的网络协议(NAKP) | 第40-44页 |
4.3.1 NAKP的设计要求 | 第40页 |
4.3.2 NAKP的状态变迁分析 | 第40-42页 |
4.3.3 NAKP与K层宏观交互模型 | 第42-44页 |
第5章 NRDP结合网站接口的实现 | 第44-53页 |
5.1 ZHX-UMS网站接口用户服务流程分析 | 第44-46页 |
5.2 网站接口基于IE浏览器的代码实现 | 第46-48页 |
5.3 网站接口在Web服务器上的实现 | 第48-53页 |
5.3.1 登录校验模块的实现 | 第48-49页 |
5.3.2 费用查询模块的实现 | 第49-50页 |
5.3.3 个人信息设置模块实现 | 第50-53页 |
第6章 NAKP的设计与实现 | 第53-61页 |
6.1 NAKP的协议数据单元 | 第53-55页 |
6.2 NAKP状态变迁过程中的服务事件分类及编码 | 第55-57页 |
6.3 NAKP原语的实现 | 第57-61页 |
第7章 ZHX-UMS专用应用协议的改进 | 第61-68页 |
7.1 关于NRDP/NAKP | 第61-62页 |
7.2 通用A-K层应用协议 | 第62-67页 |
7.2.1 GAKP与UMS内部协议层次关系概述 | 第62页 |
7.2.2 GAKP功能需求分析 | 第62-63页 |
7.2.3 GAKP协议数据单元设计 | 第63-67页 |
7.3 GAKP的主状态变迁分析 | 第67-68页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8.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8-69页 |
8.2 今后工作展望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