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茎秆快速生长的机理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8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第13-26页 |
·毛竹竹秆发育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蛋白组学在林木发育上的应用 | 第16-23页 |
·植物激素调控植物茎干发育的研究 | 第23-26页 |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研究目标 | 第26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第二章 毛竹茎秆发育的组织解剖分析 | 第28-37页 |
·试验材料 | 第28-29页 |
·试验方法 | 第29-3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5页 |
·竹秆不同发育时期的解剖特征 | 第30-32页 |
·竹秆不同发育部位的解剖特征 | 第32-33页 |
·竹秆不同发育时期和部位的细胞长度变化 | 第33-35页 |
·竹秆不同发育时期和发育部位的细胞分裂变化 | 第35页 |
·讨论 | 第35-37页 |
第三章 毛竹茎秆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分析 | 第37-47页 |
·试验材料 | 第37页 |
·试验方法 | 第37-40页 |
·仪器设备 | 第37页 |
·试剂 | 第37-38页 |
·操作步骤 | 第38-4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不同发育时期和部位4 种内源激素的变化 | 第40-41页 |
·不同发育时期和部位4 种内源激素的比值变化 | 第41-42页 |
·节间伸长与4 种内源激素之间的关系 | 第42-43页 |
·讨论 | 第43-47页 |
第四章 毛竹茎秆发育的比较蛋白组学研究 | 第47-74页 |
·试验材料 | 第48-49页 |
·试验方法 | 第49-55页 |
·毛竹竹秆可溶性总蛋白提取 | 第49页 |
·可溶性总蛋白双向电泳体系 | 第49-54页 |
·质谱鉴定 | 第54页 |
·蛋白质免疫印迹 | 第54-5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5-66页 |
·不同发育时期和部位蛋白图谱的差异 | 第55页 |
·蛋白差异点的质谱鉴定和功能分类 | 第55-57页 |
·时期特异和部位特异的差异蛋白表达 | 第57-60页 |
·差异蛋白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动态表达模式 | 第60页 |
·不同发育部位差异蛋白的系统聚类 | 第60-64页 |
·不同发育部位差异蛋白表达模式的重叠性分析 | 第64页 |
·对候选蛋白的免疫印迹验证 | 第64-66页 |
·讨论 | 第66-74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74-77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92页 |
附录 | 第92-104页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第104-105页 |
致谢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