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木结构古民宅的结构特性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我国民居与古民宅的概念 | 第12页 |
·徽州古民宅概况 | 第12-14页 |
·徽州古民宅的形成 | 第14-15页 |
·社会背景 | 第14-15页 |
·自然因素 | 第15页 |
·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徽州古民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结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徽州古民宅保护和研究的意义 | 第18-21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徽州古民宅的结构与构造 | 第22-35页 |
·徽州木结构古民宅的承重结构类型 | 第22-29页 |
·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木构架 | 第22-24页 |
·穿斗式木构架 | 第24-29页 |
·小型徽州木结构古民宅柱的营造方法 | 第29-30页 |
·小型徽州木结构古民宅屋盖的结构与构造 | 第30-31页 |
·屋面 | 第30-31页 |
·步架与举架 | 第31页 |
·小型徽州木结构古民宅楼盖层的结构与构造 | 第31-32页 |
·小型徽州木结构古民宅的基础和地面 | 第32-33页 |
·小型徽州木结构古民宅的围护结构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徽州古民宅屋盖的结构分析 | 第35-44页 |
·屋盖结构分析的依据 | 第35页 |
·屋面板的强度计算 | 第35-38页 |
·作用于屋面板上荷载的标准值 | 第35-36页 |
·屋面板内力计算 | 第36-38页 |
·椽子的验算 | 第38-41页 |
·荷载计算 | 第39页 |
·内力计算 | 第39-40页 |
·挠度验算 | 第40-41页 |
·檩条的验算 | 第41-43页 |
·荷载计算 | 第41页 |
·内力计算 | 第41-42页 |
·挠度验算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徽州古民宅木构架的结构分析 | 第44-69页 |
·徽州木结构古民宅的结构特点 | 第44-45页 |
·有限单元法 | 第45-46页 |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思想 | 第45-46页 |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步骤 | 第46页 |
·榫卯连接的力学性能分析与建模 | 第46-55页 |
·榫头的传力机理 | 第46-48页 |
·榫卯连接在木构架整体计算中的模拟 | 第48-51页 |
·半刚性节点单元刚度的确定 | 第51-55页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55-58页 |
·木柱与柱础的连接 | 第58-59页 |
·围护结构等与木构架的连接 | 第59页 |
·木材的力学性质 | 第59-61页 |
·杉木的强度 | 第60页 |
·马尾松的强度 | 第60-61页 |
·杉木、马尾松的弹性常数 | 第61页 |
·小型徽州木结构古民宅算例的基本情况 | 第61-64页 |
·古民宅的平面图和剖面图 | 第61-63页 |
·作用于木构架上的荷载 | 第63页 |
·木构架中各构件的尺寸 | 第63-64页 |
·小型徽州木结构古民宅的计算模型与计算结果 | 第64-68页 |
·有限元计算模型设计 | 第64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64-68页 |
·内力 | 第64-65页 |
·应力 | 第65页 |
·位移 | 第65-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