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3-16页 |
| ·前人工作 | 第16-19页 |
|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9-20页 |
|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0-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 第2章. 细水雾与超细水雾 | 第23-39页 |
| ·引言 | 第23页 |
| ·常规细水雾与超细水雾定义 | 第23-25页 |
| ·常规细水雾与超细水雾产生机理分析 | 第25-27页 |
| ·常规细水雾与超细水雾的雾发生装置研究 | 第27-31页 |
| ·常规细水雾与超细水雾特性测量与对比 | 第31-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3章. 有效雾通量、分类及其测量 | 第39-49页 |
| ·引言 | 第39页 |
| ·雾通量与有效雾通量的定义 | 第39-40页 |
| ·有效雾通量的分类 | 第40-41页 |
| ·有效雾通量的测量方法研究 | 第41-48页 |
| ·燃料区有效雾通量称重法测量 | 第41-46页 |
| ·卷吸区有效雾通量测量 | 第46-47页 |
| ·反应区有效雾通量测量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4章. 基于雾通量分析的卷吸区细水雾灭火机理研究 | 第49-75页 |
| ·引言与雾卷吸研究回顾 | 第49页 |
| ·卷吸区细水雾灭火机理的定量分析 | 第49-54页 |
| ·超细水雾与“气圈” | 第49-51页 |
| ·空气卷吸计算方法 | 第51-52页 |
| ·卷吸区细水雾灭火机理分析 | 第52-54页 |
| ·卷吸区细水雾灭火机理的实验验证 | 第54-73页 |
| ·实验装置、工况设计 | 第54-56页 |
| ·典型结果与分析 | 第56-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 第5章. 燃料区细水雾灭火关键参数相关性研究 | 第75-90页 |
| ·引言 | 第75页 |
| ·细水雾灭火关键参数及其分类 | 第75-76页 |
| ·实验装置与数据采集系统 | 第76-77页 |
| ·典型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7-82页 |
| ·细水雾灭火直接参数的主成分分析与相关性分析 | 第82-89页 |
| ·细水雾灭火直接参数的主成分分析 | 第82-87页 |
| ·直接参数与灭火性能的相关分析 | 第87-88页 |
| ·结论 | 第88-89页 |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 第6章. 基于雾通量分析的反应区细水雾灭火机理研究 | 第90-98页 |
| ·引言 | 第90页 |
| ·实验装置与数据采集系统 | 第90-91页 |
| ·相同火焰不同雾通量灭火机理研究 | 第91-95页 |
| ·相同雾通量不同尺寸火焰的灭火机理研究 | 第95-97页 |
|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 第7章. 结论与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 第98-101页 |
| ·论文结论 | 第98-99页 |
| ·论文创新点 | 第99-100页 |
| ·不足与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100-10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1-110页 |
| 附录1 称重程序源代码 | 第110-114页 |
| 附录2 Matlab6.5计算火焰高度程序源码 | 第114-117页 |
| 致谢 | 第117-118页 |
| 发表的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