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ABSTRACT) | 第9-13页 |
常用略语中英文对照 | 第13-14页 |
前言 | 第14-15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5-31页 |
综述一 嗓音医学的研究近况 | 第15-23页 |
1 嗓音医学的解剖与生理基础 | 第15-16页 |
2 嗓音医学的检测分析 | 第16-19页 |
3 中日韩三国对嗓音的研究情况和进展 | 第19页 |
4 讨论与展望 | 第19-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3页 |
综述二 中医声诊的历史沿革及在辨证中的作用 | 第23-31页 |
1 中医声诊的历史沿革 | 第23-25页 |
2 中医声诊与辨证 | 第25-29页 |
·声诊与八纲辨证 | 第25-26页 |
·声诊与脏腑辨证 | 第26-27页 |
·声诊与情志辨证 | 第27页 |
·声诊与病因辨证 | 第27-28页 |
·声诊与病位诊断 | 第28-29页 |
·声诊与测疾病之预后转归(吉凶) | 第29页 |
3 讨论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1页 |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中医闻诊中的五音研究 | 第31-47页 |
1 五音的含义 | 第31-32页 |
2 五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 第32-37页 |
·声音与五脏 | 第32-36页 |
·声音与经络的关系 | 第36-37页 |
3 五音的声音特征 | 第37-38页 |
4 五音对人体的影响 | 第38-39页 |
5 五音的频率和数学计算 | 第39-40页 |
6 五音诊法 | 第40-41页 |
7 五音与体质分型 | 第41页 |
8 中日韩三国对五音的研究 | 第41-43页 |
9 五音研究的意义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第47-82页 |
临床研究一 女性寒热体质的症状与舌象研究 | 第47-63页 |
前言 | 第47页 |
1 资料与方法 | 第47-49页 |
·研究对象 | 第47-48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48页 |
·数据整理和统计方法 | 第48-49页 |
2 结果 | 第49-57页 |
·不同体质分组的年龄分布 | 第49-51页 |
·寒性体质组与热性体质组的症状频数分析 | 第51-54页 |
·不同体质者的舌象比较 | 第54-57页 |
3 讨论 | 第57-60页 |
·女性的年龄变化在体质形成中作用 | 第57页 |
·寒热体质的症状与红外体温检测的对应关系 | 第57-59页 |
·女性寒性体质的机理探讨 | 第59-60页 |
·对舌象特征的分析 | 第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临床研究二 女性平和体质者的五音与年龄的相关性研究 | 第63-74页 |
1 资料与方法 | 第63-65页 |
·研究对象 | 第63页 |
·研究方法 | 第63-64页 |
·纳入标准 | 第64页 |
·排除标准 | 第64-65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65页 |
2 结果 | 第65-70页 |
·平和体质组的年龄分布 | 第65-66页 |
·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平和体质者的五音分布 | 第66-69页 |
·女性平和体质者二十五音检测结果分析 | 第69-70页 |
3 讨论 | 第70-73页 |
·女性平和体质者不同年龄段的五音特征 | 第70页 |
·女性平和体质者的五音特征与中医理论的相关性 | 第70-71页 |
·女性平和体质者的二十五音频率分析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4页 |
临床研究三 女性寒热体质者的五音特征研究 | 第74-82页 |
前言 | 第74-75页 |
1 资料与方法 | 第75页 |
·观察对象 | 第75页 |
·寒热体质诊断标准 | 第75页 |
·排除标准 | 第75页 |
·声音采集 | 第75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75页 |
2 结果 | 第75-79页 |
·寒性体质组、热性体质组的五音分布 | 第75-77页 |
·三种不同体质组不同年龄段的二十五音分布 | 第77-79页 |
3 讨论 | 第79-81页 |
·寒性体质与热性体质的声音特征 | 第79-80页 |
·声音频率与寒热体质者声音的相关性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2页 |
结语 | 第82-84页 |
个人简历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附录1 主观心理听觉评估-----GRBAS评估标准 | 第86-87页 |
附录2 八度音程里五音及二十五音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