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

转型期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模式研究

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6页
第1章 绪论第16-34页
   ·选题背景第16-23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3-24页
     ·研究的目的第23页
     ·研究的意义第23-24页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第24-27页
     ·研究的思路第24-25页
     ·研究的主要方法第25-26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第26-27页
   ·基本概念的理解与界定第27-34页
     ·转型期: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第28-31页
     ·城市环境治理的涵义、特征与内容第31-34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34-46页
   ·国外城市环境治理研究进展第34-39页
     ·环境治理的涵义与基本内容第34-35页
     ·环境治理的主体与政府作用第35-36页
     ·环境治理的合作与参与第36-37页
     ·环境治理的模式与发展趋势第37-39页
   ·国内城市环境治理研究进展第39-44页
     ·城市环境治理的必要性与基本内容第39-40页
     ·城市环境治理的主体与政府作用第40-41页
     ·城市环境治理的合作与参与第41页
     ·城市环境治理的模式第41-43页
     ·城市环境治理的评价第43-44页
     ·城市环境治理的思路与基本对策第44页
   ·简要评述第44-46页
第3章 城市环境治理的理论基础第46-76页
   ·公共治理理论第46-62页
     ·公共治理理论的兴起与渊源第46-49页
     ·公共治理的涵义与特征第49-55页
     ·公共治理的本质、内容与体系第55-56页
     ·公共治理的功能分类第56-57页
     ·公共治理的模式与评价第57-59页
     ·公共治理的基本理念与理论边界第59-62页
   ·城市管理理论与环境管理理论第62-65页
     ·城市管理理论第62-63页
     ·环境管理理论第63-65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循环经济理论第65-68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65-66页
     ·循环经济理论第66-68页
   ·与城市环境治理相关的概念范畴第68-76页
     ·城市环境与城市环境质量第68-70页
     ·城市环境污染与分类第70-71页
     ·城市环境管理、城市环境规划与城市环境保护第71-72页
     ·城市环境评价与城市环境立法第72-76页
第4章 发达国家城市环境治理的实践与经验第76-98页
   ·发达国家城市环境治理的历程与特征第76-80页
     ·发达国家城市环境治理的历程第76-78页
     ·发达国家城市环境治理的内容与特征第78-80页
   ·发达国家城市环境治理的实践与措施第80-94页
     ·发达国家城市环境治理的基本做法第80-85页
     ·发达国家城市环境治理的主要措施第85-94页
   ·发达国家城市环境治理的基本经验第94-98页
第5章 中国城市环境治理的基本现状与主要问题第98-116页
   ·中国城市环境治理的发展演变第98-100页
     ·行政管理视角下城市环境治理的演变第98-99页
     ·公共治理视角下城市环境治理的演变第99-100页
   ·城市环境治理的政策、制度与法规第100-106页
     ·城市环境治理的主要政策第100-101页
     ·城市环境治理的基本制度第101-105页
     ·城市环境治理的法规建设第105-106页
   ·城市环境治理的机构体制与实践模式第106-112页
     ·城市环境治理的机构体制第106-109页
     ·城市环境治理的实践模式第109-112页
   ·中国城市环境治理的主要问题第112-116页
第6章 城市环境治理的理论框架第116-140页
   ·城市环境治理的基本理论第116-125页
     ·城市环境治理的涵义与特征第116-120页
     ·城市环境治理的主体、范围与内容第120-121页
     ·城市环境治理的目标与原则第121-122页
     ·城市环境治理的职能与过程第122-123页
     ·城市环境治理的方法、分类与体系第123-124页
     ·城市环境治理的模式与评价第124-125页
     ·城市环境治理的理念与边界第125页
   ·城市环境治理主体的内容、博弈与实现条件第125-133页
     ·城市环境治理主体的基本内容第125-130页
     ·城市环境治理主体的博弈与均衡第130-132页
     ·城市环境治理多元化主体的实现条件第132-133页
   ·城市环境治理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第133-140页
     ·城市环境治理评价的涵义、目标与原则第133-135页
     ·城市环境治理评价的定量评价方法第135-137页
     ·城市环境治理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第137-140页
第7章 中国特色城市环境治理模式的选择第140-170页
   ·转型期中国城市环境的基本特征第140-144页
     ·转型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第140-141页
     ·转型期中国城市环境治理的基本特征第141-144页
   ·国内外典型的城市环境治理模式第144-150页
     ·城市环境治理模式的涵义与分类第144页
     ·城市环境治理的典型模式分析第144-149页
     ·城市环境治理模式的的选择方法与中国化第149-150页
   ·GCPD模式:中国城市环境治理的创新模式第150-157页
     ·城市环境治理模式选择的依据与必要性第150-151页
     ·GCPD治理模式的内涵与构成第151-156页
     ·GCPD治理模式的选择理由及实施第156-157页
   ·保障GCPD治理模式实施的支撑体系第157-170页
     ·制度创新第157-160页
     ·体制机制创新第160-165页
     ·现代手段引入选用第165-167页
     ·评估评价体系构建第167-170页
第8章 实证分析:嘉兴城市环境治理的转变第170-188页
   ·嘉兴市社会经济发展、自然地理与环境保护概况第170-176页
     ·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地理状况第170-174页
     ·环境保护水平状况的基本判断第174-176页
   ·嘉兴城市环境治理模式的转变:从管理转向治理第176-181页
     ·城市环境从管理转向治理的必要性第176-177页
     ·城市环境管理转向治理的具体内容第177-181页
   ·嘉兴城市环境治理模式与GCPD治理模式的比较第181-188页
     ·与GCPD治理模式内容的比较第181-183页
     ·与GCPD治理模式"支撑体系"的比较第183-185页
     ·小结第185-188页
第9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第188-198页
   ·主要结论第188-192页
   ·政策建议第192-198页
参考文献第198-20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206-208页
致谢第208页

论文共2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及治理的经济学研究--以化肥污染与配方肥技术推广政策为例
下一篇:论环境协同治理--社会治理演进史视角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