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国家法、宪法论文

宪法实施的行政法路径研究--以权利为视角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5页
绪论第15-23页
 一、我国宪法实施存在的问题第15-17页
  (一) 宪法实施的状况第15-16页
  (二) 宪法实施的困境第16-17页
 二、行政法对宪法实施的作用第17-21页
  (一) 宪法实施与行政法的使命第17-18页
  (二) 行政法对宪法实施的挑战和机遇第18-19页
  (三) 通过行政法实施宪法的可能性第19-21页
 三、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框架第21-23页
  (一) 基本思路第21-22页
  (二) 基本框架第22-23页
第一章 宪法实施与行政法的关系第23-41页
 一、法制进化中的宪法与行政法第23-27页
  (一) 法制进化规律第23-25页
  (二) 宪政阶段的宪法与行政法第25-27页
 二、对宪法与行政法关系的认识第27-34页
  (一) 宪法与行政法关系的观点综述第27-29页
  (二) 行政法取代宪法的认识误区第29-31页
  (三) 宪政背景下的行政法第31-34页
 三、行政法实施宪法第34-36页
  (一) 行政法对宪法的落实第34-35页
  (二) 行政法对宪法的发展第35-36页
 四、宪法实施中的宪法与行政法问题第36-41页
  (一) 宪法与行政法中的行政权力第36-38页
  (二) 宪法与行政法中的公民权利第38-39页
  (三) 宪法与行政法中的法律规范第39-41页
第二章 宪法权利的立法实施和诉讼实施第41-55页
 一、宪法权利实施的理念第41-43页
 二、宪法权利的立法实施第43-47页
  (一) 从议会立法到行政立法第43-44页
  (二) 宪法权利的行政立法实施第44-47页
 三、宪法权利的诉讼实施第47-55页
  (一) 宪法权利诉讼的前提第47-49页
  (二) 宪法权利诉讼实施的制度分析第49-52页
  (三) 从行政诉讼到宪法诉讼第52-55页
第三章 国外宪法权利实施的典型案例分析第55-83页
 一、宪法司法实施的开始第55-59页
  (一) 从审查行政到审查法律第55-57页
  (二) 人权宣言的法律效力第57-59页
 二、行政限制自由的宪法审查第59-62页
  (一) 言论自由第60-61页
  (二) 特别权力关系第61-62页
 三、行政侵害权利的合宪性判断第62-65页
  (一) 信仰自由第62-63页
  (二) 人格尊严第63-65页
 四、权利冲突:从行政处理到宪法处理第65-69页
  (一) 商业自由与社会福利的冲突第65-67页
  (二) 公共利益与私人财产权的冲突第67-69页
 五、行政歧视与宪法平等权第69-73页
  (一) 行政权行使中的歧视第69-70页
  (二) 教育领域的平等保护第70-73页
 六、宪法中隐含的权利第73-76页
  (一) 社会福利权第73-74页
  (二) 信息自决权第74-76页
 七、宪法权利司法实施的经验第76-83页
  (一) 从行政法问题到宪法问题第76-79页
  (二) 权利是宪法实施的动力源泉第79-81页
  (三) 社会转型是宪法实施的机遇第81-83页
第四章 我国宪法权利实施的行政法规范分析第83-131页
 一、平等权的行政法规范及其分析第83-86页
 二、政治权利的行政法规范及其分析第86-98页
  (一)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第86-87页
  (二) 政治自由权第87-92页
  (三) 监督权第92-98页
 三、人身权利的行政法规范及其分析第98-106页
  (一) 人身自由第98-101页
  (二) 人格尊严第101-102页
  (三) 住宅权第102-103页
  (四)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第103-105页
  (五) 宗教信仰自由第105-106页
 四、财产权利的行政法规范及其分析第106-111页
  (一) 征税第106-108页
  (二) 征收第108页
  (三) 征用第108-109页
  (四) 收费第109-111页
 五、社会经济权利的行政法规范及其分析第111-120页
  (一) 劳动权第111-114页
  (二) 休息权第114-115页
  (三) 社会保障权第115-120页
 六、教育文化权利的行政法规范及其分析第120-126页
  (一) 受教育权第120-121页
  (二) 文化活动权第121-126页
 七、保护特殊主体的行政法规范及其分析第126-129页
  (一) 婚姻自由的保护第126-127页
  (二) 老年人、妇女、儿童的保护第127-128页
  (三) 华侨、归侨的保护第128-129页
 本章小结第129-131页
第五章 我国宪法权利实施的行政法案例分析第131-159页
 一、宪法权利案例出现的社会背景第131-134页
  (一) 社会结构转型第131-132页
  (二) 社会多元利益冲突第132-133页
  (三) 传统权力与社会现实冲突第133-134页
  (四) 公民权利意识觉醒第134页
 二、宪法的司法实施:从受教育权开始第134-138页
  (一) 适用宪法保护受教育权第134-136页
  (二) 行政诉讼案中的受教育权第136-137页
  (三) 受教育权:从教育法到宪法第137-138页
 三、行政限制自由的合宪性第138-142页
  (一) 言论自由与行政拘留第138-139页
  (二) 对收容遣送制度的违宪审查第139-141页
  (三) 关于劳动教养制度第141-142页
 四、行政侵害与宪法权利第142-145页
  (一) 行政收费诉讼与宪法财产权第142-143页
  (二) 行政执法中的公民住宅权第143-144页
  (三) 涉黄示众与宪法上的人格尊严第144-145页
 五、行政处理权利冲突的宪法问题第145-147页
  (一) 受教育权冲突第145-146页
  (二) 财产权冲突第146-147页
 六、行政歧视的宪法判断第147-151页
  (一) 公务员录用的歧视第147-149页
  (二) 受教育的歧视第149-151页
 七、行政禁止与宪法权利的扩展第151-153页
  (一) 财产使用的限制第151-152页
  (二) 乞讨自由的禁止第152-153页
 八、我国行政法案件对宪法实施的推动第153-159页
  (一) 以宪法的名义维权第153-155页
  (二) 挑战行政规则和政府回应第155-156页
  (三) 借助于行政诉讼保护宪法权利第156-157页
  (四) 要求建立宪法权利的诉讼机制第157-159页
第六章 通过行政法的宪法实施第159-180页
 一、我国宪法权利实施机制存在的问题第159-165页
  (一) 实施主体的问题第159-161页
  (二) 实施方式的问题第161-163页
  (三) 实施程序的问题第163页
  (四) 关于宪法权利的诉讼问题第163-165页
 二、以行政法实施宪法第165-175页
  (一) 宪法权利作为行政法的最高价值第165-166页
  (二) 完善行政法规范实施宪法权利第166-169页
  (三) 完善行政诉讼机制实施宪法权利第169-175页
 三、以行政法推动宪法诉讼的建立第175-180页
  (一) 行政法推动我国宪法成为高级法第176页
  (二) 宪法之治的要求与行政诉讼的局限第176-177页
  (三) 建立宪法实施的最高方式——违宪审查第177-180页
结论第180-182页
参考文献第182-196页
附录第196-197页
后记第197页

论文共1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对女性受压迫问题的新探讨
下一篇:晋北农村沼气推广影响因素及发展潜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