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自治法律制度之完善
| 摘要 | 第1-8页 |
| 引言 | 第8-11页 |
| 第一章 业主自治的基本理论 | 第11-20页 |
| 一、业主自治的概念和范围 | 第11-12页 |
| (一) 业主自治的相关概念 | 第11-12页 |
| (二) 业主自治的范围 | 第12页 |
| 二、业主自治的法理基础 | 第12-14页 |
| 三、业主自治的原则 | 第14-15页 |
| (一) 效率原则 | 第14页 |
| (二) 公开原则 | 第14-15页 |
| (三) 公平原则 | 第15页 |
| (四) 集体决策与强制参与原则 | 第15页 |
| 四、业主自治的制度安排及其理论依据 | 第15-17页 |
| (一) 交易成本理论 | 第16页 |
| (二) 避免双方垄断问题理论 | 第16页 |
| (三) "中间机构"理论或"第三方"理论 | 第16-17页 |
| 五、业主自治法律制度设计的核心 | 第17-20页 |
| 第二章 我国业主自治法律制度及其不足 | 第20-30页 |
| 一、我国的业主自治法律制度 | 第20-22页 |
| (一) 业主大会 | 第20-21页 |
| (二) 业主委员会 | 第21-22页 |
| (三) 业主的权利和义务 | 第22页 |
| 二、我国业主自治法律制度之不足 | 第22-30页 |
| (一) 业主自治团体的法律地位不明确 | 第23-24页 |
| (二) 业主自治机构产生制度不完善 | 第24-25页 |
| (三) 业主自治团体权利不足 | 第25-26页 |
| (四) 业主委员会的制约机制不完善 | 第26-28页 |
| (五) 业主委员会成员履责保障制度欠缺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我国业主自治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30-46页 |
| 一、业主自治团体的制度保障 | 第30-37页 |
| (一) 业主自治团体的法律地位 | 第30-33页 |
| (二) 业主自治机构的产生 | 第33-34页 |
| (三) 物业管理费用的归集使用权及其保障 | 第34-37页 |
| 二、业主委员会的制约机制 | 第37-41页 |
| (一) 业主请求赔偿的权利 | 第37-38页 |
| (二) 信息公开和业主的知情权 | 第38-40页 |
| (三) 可行的会议制度 | 第40-41页 |
| 三、业主委员会成员的责任保险制度和责任免除制度 | 第41-43页 |
| 四、外部权力的干预 | 第43-46页 |
| 结论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