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P600下信用证软条款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信用证及信用证软条款概述 | 第8-17页 |
第一节 信用证及《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 第8-12页 |
一、信用证的概念和功能 | 第8-9页 |
二、信用证的性质 | 第9-10页 |
三、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 第10-12页 |
第二节 信用证软条款的定义 | 第12-13页 |
一、国内学者有关信用证软条款的定义 | 第12-13页 |
二、信用证软条款相关定义的评述 | 第13页 |
第三节 信用证软条款的主要表现形式与分类 | 第13-17页 |
一、信用证软条款的主要表现形式 | 第13-14页 |
二、信用证软条款的主要分类 | 第14-17页 |
第二章 信用证软条款成因分析 | 第17-22页 |
第一节 信用证软条款客观成因 | 第17-20页 |
一、信用证制度导致的买卖双方利益不均衡 | 第17-18页 |
二、现有信用证制度难以遏制受益人实施的信用证欺诈 | 第18-19页 |
三、外部贸易大环境的影响 | 第19-20页 |
第二节 信用证软条款主观成因 | 第20-22页 |
一、开证申请人方面的成因 | 第20页 |
二、开证行方面的成因 | 第20-21页 |
三、受益人方面的成因 | 第21-22页 |
第三章 信用证软条款法律性质及相关观点分析 | 第22-28页 |
第一节 信用证软条款的法律性质 | 第22-23页 |
一、研究信用证软条款性质的意义 | 第22页 |
二、我国学者对信用证软条款的定性 | 第22-23页 |
第二节 信用证软条款性质相关观点分析 | 第23-28页 |
一、信用证软条款与信用证欺诈 | 第23-25页 |
二、信用证软条款与信用证诈骗 | 第25-26页 |
三、信用证软条款与可撤销信用证 | 第26页 |
四、信用证软条款与附条件的法律文件 | 第26-28页 |
第四章 信用证软条款法律应对建议 | 第28-34页 |
第一节 完善信用证制度解决软条款问题 | 第28-31页 |
一、简化信用证软条款的识别 | 第28-29页 |
二、保障进口商权益 | 第29-30页 |
三、加强对受益人权益的保护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加强对利用软条款进行欺诈的防范 | 第31-34页 |
一、出口商的防范措施 | 第31-33页 |
二、议付行的防范措施 | 第33-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注释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后记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