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第一节 高中英语新课程理论 | 第8-9页 |
一、高中英语新课程的背景分析 | 第8页 |
二、高中英语课程性质、任务和目标 | 第8-9页 |
三、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 第9页 |
第二节 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 | 第9-11页 |
一、学习策略研究的产生背景 | 第9-10页 |
二、学习策略的定义及分类 | 第10-11页 |
第三节 英语交际策略的研究 | 第11-14页 |
一、英语交际策略研究的提出 | 第12页 |
二、国外交际策略的研究 | 第12页 |
三、国内交际策略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四、交际策略的相关实验分析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英语交际策略的概述 | 第14-22页 |
一、交际策略的定义和分类 | 第14-17页 |
二、语言性交际策略的和非语言性交际策略 | 第17-18页 |
三、交际策略和学习策略的区别 | 第18-19页 |
四、交际能力和交际策略的关系 | 第19-20页 |
五、交际策略在外语习得中的作用 | 第20-22页 |
第三章 高中学生英语交际策略运用的现状及分析 | 第22-28页 |
一、调查对象 | 第22-23页 |
二、调查的方式 | 第23-25页 |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25-27页 |
四、本调查研究的局限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影响学生交际策略运用的主要因素 | 第28-32页 |
一、认识程度 | 第28-29页 |
二、语言水平 | 第29页 |
三、个性和性格 | 第29-30页 |
四、任务的类型 | 第30页 |
五、学习环境 | 第30-31页 |
六、文化差异 | 第31页 |
七、传统教育观念和模式 | 第31-32页 |
第五章 高中学生交际策略运用的培养对策 | 第32-58页 |
一、完善机制,增强师生的策略意识 | 第33-36页 |
1、完善各项配套机制,增强英语教师的策略意识 | 第33页 |
2、提高学生交际策略运用的意识 | 第33-36页 |
二、某些交际策略的具体教授方法 | 第36-42页 |
1、拖延策略的教授 | 第36-38页 |
2、转述策略的教授 | 第38-40页 |
3、借用策略的教授 | 第40页 |
4、求助策略的教授 | 第40-41页 |
5、减缩策略的适当教授 | 第41-42页 |
三、课堂教学与交际策略训练相结合 | 第42-48页 |
1、教师要打破传统模式 | 第42-43页 |
2、组织真实自然的交际活动,创造交际策略运用的良好环境 | 第43-48页 |
四、小组合作讨论—交际策略训练常用的有效活动方式 | 第48-52页 |
1、交际策略在小组讨论中的作用 | 第49页 |
2、运用小组讨论加强交际策略教学的建议 | 第49-52页 |
五、组织丰富的课外语言交际活动,营造良好的外语第二课堂 | 第52-53页 |
1、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语言实践活动 | 第52页 |
2、开展对话日志教学 | 第52-53页 |
3、开辟虚拟的英语交际策略培训课堂 | 第53页 |
六、进行非语言交际策略训练,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 第53-56页 |
1、对学生进行非语言交际策略的教授 | 第53-54页 |
2、正确认识中外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 第54-55页 |
3、将跨文化交际融入外语教学中 | 第55-56页 |
八、改变评价方式,进行口语测试 | 第56-58页 |
1、传统测试中交际策略被忽略 | 第56-57页 |
2、设计合理的口语测试方法 | 第57页 |
3、实践新课改的评价方式 | 第57-58页 |
第六章 交际策略运用的培养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58-60页 |
结语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录1:高中学生英语交际策略运用情况调查问卷 | 第66-68页 |
附录2: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六至九级目标描述 | 第68-69页 |
附录3: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说的语言技能六至九级目标描述 | 第69-70页 |
附录4: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交际策略七至八级目标描述 | 第70-71页 |
附录5: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功能和话题语言知识七至八级目标描述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