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放射性核素Eu(Ⅲ)、Th(Ⅳ)和重金属离子Pb(Ⅱ)、Ni(Ⅱ)在凹凸棒石上吸附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6页
   ·引言(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2-15页
     ·放射性核素及重金属离子污染的来源及其危害第12-13页
     ·处理含放射性核素及重金属离子污染物的方法第13-15页
   ·凹凸棒石粘土的结构、物化性质和应用简介第15-20页
     ·凹凸棒石的矿物学定义及其主要分布特点第15-17页
     ·凹凸棒石粘土结构第17-19页
     ·凹凸棒石粘土的应用第19-20页
   ·腐殖酸类物质简介第20-21页
     ·腐殖酸的存在和结构第20-21页
     ·腐殖酸的性质第21页
   ·本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1-23页
     ·凹凸棒石对放射性核素及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21-22页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方案及目标第22-23页
 参考文献1第23-26页
第二章 固-液界面吸附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第26-43页
   ·固-液界面吸附的基本概念第26-27页
   ·影响固-液相吸附的因素第27-29页
     ·吸附剂表面性质第27-28页
     ·吸附质的性质第28页
     ·pH值第28页
     ·离子强度第28页
     ·温度第28-29页
   ·固-液界面间的反应第29页
   ·吸附热力学研究第29-31页
   ·吸附动力学研究第31页
   ·吸附常用吸附模型第31-34页
     ·分配系数(K_d)模型第31页
     ·吸附等温模型第31-33页
     ·离子交换模型第33-34页
   ·表面络合模型第34-39页
     ·表面络合模型的特点第34-36页
     ·表面双电层结构第36-38页
     ·表面配位反应模式第38页
     ·FITEQL软件简介第38-39页
 参考文献2第39-43页
第三章 实验部分第43-54页
   ·实验材料第43-45页
     ·实验原料和试剂第43-44页
     ·实验仪器与设备表第44-45页
   ·吸附剂(凹凸棒石粘土)的提纯及活化第45-46页
     ·天然凹凸棒石粘土的纯化第45页
     ·高温活化凹凸棒石粘土制备第45页
     ·Na-基凹凸棒石粘土制备第45-46页
     ·柠檬酸铵改性凹凸棒石粘土(ACT-attapulgite)制备第46页
   ·凹凸棒石粘土的表征第46页
   ·凹凸棒石粘土表面电位滴定第46-48页
     ·凹凸棒石粘土滴定过程第46-47页
     ·滴定数据计算第47-48页
   ·放射性核素及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实验第48-49页
     ·吸附实验过程第48页
     ·吸附结果计算第48-49页
   ·标准曲线绘制第49-52页
     ·镍离子Ni(Ⅱ)的分析第49页
     ·铅离子Pb(Ⅱ)的分析第49-50页
     ·铕离子Eu(Ⅲ)的分析第50-51页
     ·钍离子Th(Ⅳ)的分析第51-52页
   ·金属离子在凹凸棒石粘土上的吸附形态研究第52页
 参考文献3第52-54页
第四章 凹凸棒石粘土的表征第54-69页
   ·引言第54-56页
   ·凹凸棒石粘土的表征第56-58页
     ·XPS分析第56-57页
     ·XRD分析第57-58页
     ·FIT-IR分析第58页
   ·凹凸棒石粘土表面酸碱性质第58-66页
     ·凹凸棒石粘土酸碱滴定曲线第59页
     ·反应质子总浓度(TOTH)表面反应位总浓度(Hs):第59-62页
     ·表面络合模型拟合结果第62-66页
       ·表面络合模型质子化反应假设第62页
       ·表面络合模型拟合结果第62-66页
   ·本章小结第66页
 参考文献4第66-69页
第五章 Ni(Ⅱ)在NA-凹凸棒石粘土上吸附研究第69-84页
   ·引言第69页
   ·结果与讨论第69-81页
     ·钠基凹凸棒石粘土XRD分析第69-70页
     ·接触时间的影响第70-71页
     ·凹凸棒石粘土浓度对Ni(Ⅱ)吸附的影响第71-72页
     ·体系pH值和离子强度对Ni(Ⅱ)在钠基凹凸棒石上的吸附影响第72-75页
     ·温度对吸附的影响第75-79页
     ·吸附-解吸第79页
     ·腐殖酸HS(Humic Substance)的影响第79-81页
   ·小结第81页
 参考文献5第81-84页
第六章 Ni(Ⅱ)在柠檬酸铵(ACT)改性凹凸棒石粘土上吸附研究第84-98页
   ·引言第84页
   ·结果与讨论第84-94页
     ·FTIR红外光谱分析第84-85页
     ·XRD分析第85-86页
     ·振荡时间和动力学研究第86-88页
     ·四种不同吸附剂对Ni(Ⅱ)的吸附比较第88-89页
     ·pH值和干扰离子对吸附影响第89-91页
     ·Ni(Ⅱ)在ACT-凹凸棒石粘土表面上吸附热力学研究第91-93页
     ·Ni(Ⅱ)在ACT-凹凸棒石粘土表面上吸附-解吸研究第93-94页
   ·小结第94-95页
 参考文献6第95-98页
第七章 凹凸棒石粘土对Pb(Ⅱ)吸附研究第98-112页
   ·引言第98页
   ·结果与讨论第98-109页
     ·高温活化凹凸棒石粘土表面酸碱滴定第98-100页
     ·接触时间的影响第100-101页
     ·高温活化凹凸棒石浓度影响第101-102页
     ·pH值和离子强度的影响第102-104页
     ·表面络合模型第104-106页
     ·Pb(Ⅱ)在高温活化凹凸棒石粘土上吸附的热力学研究第106-108页
     ·Pb(Ⅱ)在高温活化凹凸棒石粘土上吸附-解吸等温线第108-109页
   ·本章小结第109-110页
 参考文献7第110-112页
第八章 Eu(Ⅲ)在NA-凹凸棒石上的吸附研究第112-131页
   ·前言第112-113页
   ·结果与讨论第113-127页
     ·Na-凹凸棒石粘土表面酸碱性质的表征第113-115页
     ·Na-凹凸棒石粘土表面零电荷点(pH_(pzc))第115-116页
     ·Na-凹凸棒石粘土浓度对Eu(Ⅲ)的吸附影响第116-117页
     ·pH值和离子强度对Eu(Ⅲ)在Na-凹凸棒石粘土上吸附影响第117-119页
     ·Eu(Ⅲ)浓度对吸附影响第119-120页
     ·温度对Eu(Ⅲ)在Na-凹凸棒石上吸附影响第120页
     ·腐殖酸HS对Eu(Ⅲ)在Na-凹凸棒石上吸附影响第120-123页
     ·表面络合模型第123-126页
     ·吸附等温线第126页
     ·Eu3d_(5/2)的XPS光谱分析第126-127页
   ·本章小结第127-128页
 参考文献8第128-131页
第九章 离子强度、温度、pH和腐殖酸对Th(Ⅳ)在凹凸棒石吸附的影响第131-145页
     ·前言第131页
   ·结果和讨论第131-142页
     ·XRD分析第131-132页
     ·振荡时间对吸附的影响第132-133页
     ·pH、离子强度和腐殖酸对吸附影响第133-137页
     ·吸附等温线第137-139页
     ·温度的影响第139页
     ·Th(Ⅳ)在凹凸棒上的解吸第139-141页
     ·FA/HA加入次序对Th(Ⅳ)在凹凸棒上吸附影响第141-142页
   ·本章小结第142-143页
 参考文献9第143-145页
第十章 结论和展望第145-148页
致谢第148-149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铁磷酸盐和锂硼磷酸盐的合成与表征
下一篇:半刚性空间钢框架的弹塑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