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脾相关理论探讨及222例肝硬化病案回顾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1-20页 |
1 五脏相关学术源流 | 第11-14页 |
·《内经》“五脏相通” | 第11-12页 |
·仲景“五脏病”论 | 第12页 |
·刘完素“五运主病” | 第12-13页 |
·“五脏穿凿”与“五脏旁通”论 | 第13页 |
·药性归经与五行相生子母相应之义 | 第13页 |
·五脏相互关涉 | 第13页 |
·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理论 | 第13-14页 |
2 肝脾相关理论探讨 | 第14-20页 |
·肝的生理病理 | 第14-17页 |
·脾的生理病理 | 第17-18页 |
·肝脾两脏联系 | 第18-20页 |
第二部分 222例肝硬化病案回顾调研 | 第20-40页 |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21-32页 |
·研究对象 | 第21页 |
·诊断标准 | 第21-23页 |
·临床资料 | 第23-32页 |
·方法 | 第32页 |
2 结果 | 第32-37页 |
·不同证型与性别、年龄、分期的比较 | 第33-34页 |
·不同分期脾系症状分布情况 | 第34-35页 |
·用药种类频数分析 | 第35-36页 |
·用药药味频数统计 | 第36页 |
·药物归经频数统计 | 第36-37页 |
3 讨论 | 第37-40页 |
·从肝硬化病因病机探讨肝脾相关论 | 第37-38页 |
·从肝硬化中医证候探讨肝脾相关论 | 第38-39页 |
·从肝硬化用药特点探讨肝脾相关论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展望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55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及获奖情况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