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前言 | 第8-10页 |
·选题依据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缺损型家庭的研究 | 第10-13页 |
·缺损型家庭的内涵 | 第10-12页 |
·缺损型家庭给子女成长带来的影响 | 第12-13页 |
·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 第13-18页 |
·父母教养方式的内涵 | 第14页 |
·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及其对子女的影响 | 第14-18页 |
·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 第18-24页 |
·心理健康的含义 | 第18-19页 |
·心理健康的标准 | 第19-20页 |
·缺损型家庭子女心理的常见类型 | 第20-24页 |
3 研究方法及过程 | 第24-27页 |
·研究对象 | 第24页 |
·施测工具 | 第24-27页 |
·心理健康量表 | 第24-25页 |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 | 第25-27页 |
·研究程序 | 第27页 |
·培训主试 | 第27页 |
·施测 | 第27页 |
·问卷筛选 | 第27页 |
·数据处理 | 第27页 |
4 研究结果 | 第27-36页 |
·父母教养方式及子女心理健康得分的描述统计 | 第27-30页 |
·父母教养方式得分分析 | 第30页 |
·子女心理健康得分分析 | 第30页 |
·父母教养方式及子女心理健康得分的独立样本T检验 | 第30-36页 |
·父母教养方式及子女心理健康得分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36页 |
5 分析与讨论 | 第36-40页 |
·缺损型家庭与完整家庭父母教养方式分析 | 第36-37页 |
·缺损型家庭与完整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水平分析 | 第37-38页 |
·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分析 | 第38-40页 |
6 结论与对策 | 第40-42页 |
·简要结论 | 第40页 |
·对策 | 第40-42页 |
7 本研究的启示、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件 | 第47-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