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2页 |
·草莓连作障碍的发生及危害 | 第9-10页 |
·连作障碍发生原因和机理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2-23页 |
·供试材料 | 第12-14页 |
·供试病原菌 | 第12页 |
·草莓品种 | 第12页 |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 | 第12-13页 |
·土壤样品 | 第13-14页 |
·尖孢镰刀菌菌悬液 | 第14页 |
·试验方法 | 第14-23页 |
·根系化感物质PA对草莓枯萎病的助长作用 | 第14-16页 |
·化感物质PA助长草莓枯萎病的发生与过氧化胁迫关系 | 第16-18页 |
·化感物质PA降解菌的筛选 | 第18-19页 |
·高效降解菌的初步鉴定 | 第19-21页 |
·环境条件对高效降解菌生长的影响 | 第21页 |
·解酚菌减轻对羟基苯甲酸化感作用的盆栽试验 | 第21-2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3-43页 |
·根系化感物质对草莓枯萎病的助长作用 | 第23-31页 |
·化感物质PA和病原菌对草莓生长状况的影响 | 第23-24页 |
·化感物质PA和病原菌对草莓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24-28页 |
·化感物质PA和病原菌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28-29页 |
·化感物质PA和病原菌对基质中病原菌数量及枯萎病发病情况的影响 | 第29-30页 |
·化感物质PA对草莓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化感物质PA助长草莓枯萎病的发生与过氧化胁迫关系 | 第31-38页 |
·化感物质PA对草莓枯萎病的助长作用验证 | 第31-33页 |
·化感物质PA和镰刀菌对草莓根系SOD活性和丙二醛生成含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化感物质PA和镰刀菌对草莓根系POD活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化感物质PA和镶刀菌对草莓根系CAT活性的影响 | 第35页 |
·化感物质PA和镰刀菌对草莓根系PPO活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化感物质PA和镰刀菌对草莓根系PAL活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化感物质PA和镰刀菌对草莓根系H~+-ATPase活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化感物质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 | 第38-40页 |
·降解菌初筛菌株 | 第38页 |
·B3512对PA降解性能的进一步测试 | 第38-39页 |
·B3512对苯甲酸的降解性能 | 第39页 |
·B3512的初步鉴定 | 第39页 |
·B3512菌株优化培养 | 第39-40页 |
·高效降解菌B3512对PA化感作用的缓解 | 第40-43页 |
·降解菌B3512对草莓组培苗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 | 第40页 |
·对羟基苯甲酸和菌株B3512处理对草莓组培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40-42页 |
·对羟基苯甲酸和菌株B3512处理对组培苗根系系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第42-43页 |
4 讨论 | 第43-46页 |
·化感物质PA对草莓枯萎病的助长作用 | 第43-44页 |
·化感物质PA助长草莓枯萎病的发生与过氧化胁迫关系 | 第44-45页 |
·化感物质PA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 | 第45页 |
·高效降解菌B3512对PA化感作用的缓解 | 第45-46页 |
5 结论 | 第46-47页 |
·化感物质PA对草莓枯萎病的助长作用及作用机理 | 第46页 |
·筛选到化感物质PA高效降解菌B-3512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附录A—日本岗崎营养液配方 | 第52页 |
附录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反应液 | 第52-53页 |
附录C—对羟基苯甲酸系列浓度溶液的配制 | 第53页 |
附录D—细菌鉴定试验试剂和主要培养基 | 第53-54页 |
附录E—MS培养基 | 第54页 |
附录F—TTC还原法测定草莓根系活力 | 第54-5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