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旅游景区漫游系统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第11-13页 |
·国外发展状况 | 第11-12页 |
·国内发展状况 | 第12页 |
·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页 |
·论文结构 | 第13-15页 |
2 虚拟景区漫游系统的理论基础 | 第15-26页 |
·虚拟现实技术 | 第15-18页 |
·虚拟现实的含义 | 第15页 |
·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 | 第15-16页 |
·虚拟现实的系统分类 | 第16-18页 |
·虚拟现实的发展前景 | 第18页 |
·虚拟漫游技术 | 第18-20页 |
·虚拟漫游系统的概念 | 第18-20页 |
·虚拟漫游技术的分类 | 第20页 |
·虚拟现实软件技术 X3D | 第20-25页 |
·X3D 概述 | 第21-22页 |
·X3D 与 VRML 的区别 | 第22页 |
·X3D 工作原理 | 第22-23页 |
·X3D 建模的优点 | 第23-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虚拟景区漫游系统分析与总体设计 | 第26-30页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26页 |
·系统设计的目标 | 第26-27页 |
·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27-28页 |
·系统总体架构 | 第28-29页 |
·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 | 第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4 虚拟景区场景构建 | 第30-55页 |
·虚拟场景的建模方法 | 第30-32页 |
·几何建模方法 | 第30-31页 |
·基于图像的建模方法 | 第31-32页 |
·基于几何和图像的混合建模方法 | 第32页 |
·构建虚拟场景的关键技术 | 第32-35页 |
·实例化 (Instance) 技术 | 第32-35页 |
·布告牌 (Billboard) 技术 | 第35页 |
·虚拟场景实体模型的创建 | 第35-48页 |
·虚拟景区环境模型的创建 | 第36-40页 |
·虚拟景区建筑模型的创建 | 第40-44页 |
·虚拟景区植物模型的创建 | 第44-47页 |
·虚拟景区场景的集成 | 第47-48页 |
·虚拟场景的优化 | 第48-53页 |
·层次细节 (LOD) 技术研究及实现 | 第48-52页 |
·使用外部引用技术 | 第52页 |
·在3DS Max 建模环节实现优化 | 第52页 |
·对 X3D 文件实现优化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5 虚拟景区漫游系统交互性的研究和实现 | 第55-76页 |
·系统漫游功能的实现 | 第55-57页 |
·虚拟景区中碰撞检测的研究 | 第57-67页 |
·碰撞检测综述 | 第58-62页 |
·虚拟景区中层次碰撞检测方法研究 | 第62-67页 |
·基于事件的交互方法 | 第67-73页 |
·触摸型传感器 | 第68-69页 |
·感知型传感器 | 第69-73页 |
·编程交互方法 | 第73-75页 |
·基于内部 Script 节点的交互方法 | 第74页 |
·基于外部创作接口的交互方法 | 第74-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6 结论 | 第76-78页 |
·本文总结 | 第76页 |
·前景展望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附录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