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1 绪论 | 第6-8页 |
·课题背景 | 第6页 |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6-7页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7-8页 |
2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 第8-17页 |
·WSN 概念 | 第8页 |
·WSN 的体系结构 | 第8-10页 |
·WSN 结构 | 第8页 |
·传感器节点结构 | 第8-9页 |
·传感器网络协议栈 | 第9-10页 |
·WSN 的特点 | 第10-12页 |
·WSN 的关键技术 | 第12-14页 |
·WSN 的性能评价 | 第14-15页 |
·WSN 的应用领域 | 第15-16页 |
·军事应用 | 第15页 |
·环境观测和预报系统 | 第15-16页 |
·医疗护理 | 第16页 |
·智能家居 | 第16页 |
·其它应用 | 第16页 |
·小结 | 第16-17页 |
3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 | 第17-29页 |
·WSN 路由协议概述 | 第17-18页 |
·路由协议的特点及设计目标 | 第17-18页 |
·WSN 路由协议的分类 | 第18页 |
·平面路由协议 | 第18-23页 |
·几种典型的平面路由协议 | 第19-22页 |
·平面路由协议比较 | 第22-23页 |
·几种典型的WSN 分簇路由协议 | 第23-27页 |
·LEACH(Low Energy Adaptive Clustering Hierarchy) | 第24页 |
·LEACH-C(LEACH-centralized)和LEACH-F(LEACH-fixed) | 第24-25页 |
·HEED(Hybrid Energy Efficient Distributed clustering) | 第25页 |
·TEEN(Threshold sensitive Energy Efficient sensor Network protocol) | 第25-26页 |
·PEGASIS(Power Efficient Gathering in Sensor Information Systems) | 第26页 |
·GAF(Geographic Adaptive Fidelity) | 第26-27页 |
·分簇路由协议比较与分析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4 一种改进的LEACH 分簇算法 | 第29-48页 |
·LEACH 协议的分析与研究 | 第29-35页 |
·分簇算法分析 | 第29-30页 |
·选择LEACH 协议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第30-31页 |
·LEACH 协议的应用前提 | 第31页 |
·LEACH 算法的物理基础 | 第31-33页 |
·LEACH 路由协议算法 | 第33-35页 |
·分簇协议性能指标 | 第35页 |
·LEACH 的改进算法 | 第35-39页 |
·LEACH 协议的不足 | 第35-36页 |
·LEACH-EAC 算法的提出 | 第36页 |
·LEACH-EAC 设置簇头轮换的方法 | 第36-38页 |
·LEACH-EAC 算法的实现 | 第38-39页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9-47页 |
·仿真场景及参数 | 第39页 |
·网关节点位于(50,50)位置下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9-43页 |
·网关节点位于(50,150)位置下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3-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5 结论 | 第48-49页 |
·论文总结 | 第48页 |
·展望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