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导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0-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页 |
·区域性中心城市 | 第13页 |
·城市空间增长 | 第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3-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32页 |
·城市空间增长的相关研究 | 第18-23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9-23页 |
·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研究 | 第23-27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23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3-27页 |
·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相关研究 | 第27-29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27-28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8-29页 |
·现状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3 景观生态学视角下渭南中心城市空间增长特征及机制分析 | 第32-56页 |
·渭南市中心城市发展现状解读 | 第32-35页 |
·自然地理条件 | 第32页 |
·重点研究范围 | 第32-34页 |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 第34-35页 |
·渭南市中心城区空间增长历程 | 第35-38页 |
·2000 年后渭南市中心城区空间增长特征 | 第38-52页 |
·研究方法及计算结果 | 第38-43页 |
·城市空间增长特征分析 | 第43-52页 |
·渭南市中心城区空间增长的动力机制 | 第52-54页 |
·约束力:北河南塬的自然地理限制 | 第52页 |
·驱动力:经济发展引导空间演化 | 第52-53页 |
·指向力: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联系方向指引空间演化方向 | 第53-54页 |
·引导力:交通建设引导城市空间演化 | 第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4 景观生态学视角下渭南中心城市空间增长模式 | 第56-90页 |
·景观生态学视角下渭南区域空间发展框架 | 第56-68页 |
·渭南区域空间景观生态规划的必要性 | 第56-57页 |
·渭南区域空间景观生态要素分析 | 第57-62页 |
·渭南区域空间景观生态发展框架 | 第62-68页 |
·渭南市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规模预测与校核 | 第68-72页 |
·城市空间增长规模预测 | 第68-70页 |
·城市空间增长规模校核 | 第70-72页 |
·景观生态学视角下渭南市中心城区拓展空间评价 | 第72-80页 |
·评价方法 | 第72-73页 |
·分项评价 | 第73-79页 |
·评价结果 | 第79-80页 |
·景观生态学视角下渭南市中心城区空间增长的模式选择 | 第80-88页 |
·空间发展策略 | 第81-82页 |
·增长模式分析与比较 | 第82-86页 |
·增长模式选择 | 第86-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5 景观生态学视角下渭南中心城市空间增长策略 | 第90-96页 |
·政府刚性控制 | 第90-91页 |
·基础设施引导 | 第91-93页 |
·区域差异调节 | 第93-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6 结语 | 第96-100页 |
·主要结论 | 第96-97页 |
·当前渭南中心城市空间增长中存在的问题 | 第96页 |
·渭南中心城市空间增长模式的确定的步骤与方法 | 第96-97页 |
·渭南中心城市空间增长模式 | 第97页 |
·创新点 | 第97页 |
·深化与展望 | 第97-100页 |
致谢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8页 |
专著书籍类 | 第102-103页 |
期刊杂志类 | 第103-105页 |
学位论文类 | 第105-106页 |
外文资料 | 第106页 |
其它文献 | 第106-108页 |
图表目录 | 第108-116页 |
图录 | 第108-114页 |
表录 | 第114-116页 |
攻读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