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苏州旅游业人力资源研究--历史回顾与开发提升

中文提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绪论第7-15页
第一章 苏州市旅游业人力资源发展历史回顾第15-25页
 一、阶段特征分析第15-23页
  (一) 第一阶段(建国—1977 年):开拓摸索期第15-17页
  (二) 第二阶段(1978 —1995 年):快速发展期第17-20页
  (三) 第三阶段(1996 —至今):战略提升期第20-23页
 二、历史回顾总结第23-25页
第二章 苏州市旅游业人力资源现状分析第25-45页
 一、苏州旅游业人力资源现状调查第25-40页
  (一) 旅游业人力资源基本特征分析第25-27页
  (二) 旅游业人力资源素质特征分析第27-33页
  (三) 旅游业人力资源流动特征分析第33-34页
  (四) 旅游业人力资源需求特征分析第34-36页
  (五) 旅游业人力资源薪酬特征分析第36-39页
  (六) 旅游教育科研人员和潜在人力资源结构特征分析第39-40页
 二、旅游业人力资源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第40-45页
  (一)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意识淡薄,粗放式管理现象较为普遍第40页
  (二) 就业门槛较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能级结构较不合理第40-41页
  (三) 投入产出不对称,员工培训陷入“有名无实”的境地第41-42页
  (四) 高层人才“千金难求”,一线员工“大进大出”第42页
  (五) 微利时代引发薪资福利降低,员工“身在曹营心在汉”第42-43页
  (六) 旅游教育与市场需求吻合度不高,就业市场结构性失衡第43-45页
第三章 苏州市旅游业人力资源提升策略第45-65页
 一、营造富有竞争力的旅游人力资源发展宏观环境第45-48页
  (一) 成立苏州市旅游业人力资源信息中心第45页
  (二) 编制和完善旅游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第45-46页
  (三) 筑巢引凤,实施有效的“借智”战略第46-47页
  (四) 推进旅游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规范化进程第47页
  (五) 切实发挥苏州市旅游教育专业委员会的整合作用第47页
  (六) 构建区域旅游人力资源协调管理机制第47-48页
 二、建立现代科学的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第48-59页
  (一) 以人为本,实现人性化管理第48页
  (二) 建立公平、合理、动态的选人、用人机制第48-51页
  (三) 设计以顾客需求为基础的绩效考核体系第51-52页
  (四) 实施灵活多样化的薪酬管理制度第52-54页
  (五) 建立学习型组织,以教育培训提升企业“内功”第54-57页
  (六) 营造核心吸引力,发挥企业的“雷尼尔效应”第57-59页
 三、革新旅游教育模式,增强市场对接性第59-63页
  (一) 实施分层培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第59-60页
  (二) 走出象牙塔,推进教育的拓展延伸第60-61页
  (三) 树立能力为本观念,破解“眼高手低”困境第61-62页
  (四) 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求学积极性第62-63页
  (五) 校企双向流动,改善师资队伍结构第63页
  (六) 推进市场化运作,促进各类旅游培训机构的提升第63页
 四、引导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发展观第63-65页
  (一) 认识自我,科学定位职业发展目标第63-64页
  (二) 调整心态,注重职业基本功的积累第64页
  (三) 持续“充电”,确保足够的职业提升和发展动力第64-65页
结语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2页
后记第72-73页
详细摘要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股票市场分割对公司治理影响的探讨
下一篇:司法鉴定援助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