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我国证券发行保荐人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前言第7-9页
一、保荐人制度的法律价值分析第9-13页
 (一) 保荐制度的涵义第9-10页
 (二) 保荐制度的法律特征第10-11页
  1、严格的资质条件第10页
  2、法定的担保责任第10页
  3、较长的职责期限第10-11页
 (三) 我国保荐制度的基本原则第11-12页
  1、法定原则第11页
  2、诚实信用与勤勉尽职原则第11页
  3、行政管理与自律管理相结合原则第11-12页
 (四) 保荐制度的作用第12-13页
  1、保荐人制度的设立,有利于改善投资者的弱势地位,增强投资安全性第12页
  2、保荐人制度的设立有利于上市公司的融资活动第12-13页
  3、保荐人制度可以将券商和上市公司有机地联结在一起,形成相互制衡机制第13页
二、各国(地区)证券发行保荐人制度的比较研究第13-17页
 (一) 英国AIM的"终身"保荐人法律制度第13-14页
 (二) 美国NASDAQ的保荐人法律制度第14-15页
 (三) 加拿大风险交易所(CDNX)的保荐人法律制度第15-16页
 (四) 马来西亚"接力"保荐人法律制度第16页
 (五) 香港创业板市场(GEM)的保荐人法律制度第16-17页
三、保荐人法律制度在我国产生的制度背景及其主要内容和影响第17-21页
 (一) 保荐人制度在我国产生的背景第17-18页
 (二) 我国保荐制度及其主要内容第18-20页
  1、建立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的注册登记管理制度第18页
  2、明确了保荐义务第18-19页
  3、确立了保荐职责第19-20页
  4、引进了持续信用监管和"冷淡对待"的监管措施第20页
 (三) 保荐制度对证券发行市场的影响第20-21页
  1、对现行利益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第20页
  2、对证券公司内部治理产生重大影响第20-21页
  3、对监管模式产生重大影响第21页
  4、对自律管理产生机遇和挑战第21页
四、我国现行保荐制度的缺陷第21-26页
 (一) 保荐代表人资格认证存在问题第22页
  1、首次认证没有达到真正的认证目的第22页
  2、保荐代表人资格考试缺乏合理性第22页
  3、对保荐机构要求单一第22页
 (二) 保荐责任的认定第22-24页
  1、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责任认定不清、不合理第22-23页
  2、保荐人与发行人、其他中介机构责任的认定不合理第23-24页
 (三) 保荐人权利尚显不足第24-25页
 (四) 保荐人违法责任的成本较低第25-26页
五、对我国保荐制度完善的几点建议第26-29页
 (一) 延长保荐期间,保护投资者利益第26页
 (二) 做好保荐制度与民事赔偿制度的衔接第26-27页
 (三) 设立保荐人风险基金,提高保荐人防御风险的能力第27页
 (四) 保荐制度应以注册制为目标第27-29页
结语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33页
后记第33页

论文共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康白情在中国新诗发生史上的意义
下一篇:基于本体工具的《中图法》医药学类目的可视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