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8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理论分析方法 | 第11-13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13-14页 |
·本文研究目标及思路 | 第14-15页 |
·资料来源 | 第15-18页 |
第二章 高速公路路面温度预报理论模型 | 第18-37页 |
·资料和方法 | 第18-23页 |
·资料来源 | 第18-19页 |
·主要方法 | 第19-23页 |
·太阳短波辐射的参数化 | 第19-20页 |
·长波辐射的参数化 | 第20-21页 |
·感热和潜热的参数化 | 第21-22页 |
·求解热传导方程 | 第22-23页 |
·模型验证 | 第23-29页 |
·模型的地域适用性检验 | 第23-24页 |
·模型的季节适用性检验 | 第24-25页 |
·模型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适用性检验 | 第25-26页 |
·模型的高温预报效果检验 | 第26-28页 |
·模型的低温结冰预报效果检验 | 第28-29页 |
·引入中尺度数值模式 | 第29-35页 |
·数值预报气温与路面温度的回归分析 | 第29-31页 |
·春季拟合方程 | 第30页 |
·夏季拟合方程 | 第30页 |
·秋季拟合方程 | 第30页 |
·冬季拟合方程 | 第30-31页 |
·运用数值预报产品对模型进行检验 | 第31-35页 |
·数值预报本身的误差 | 第35页 |
·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高速公路路面温度极值预报经验模式及路面温度特征分析 | 第37-51页 |
·资料 | 第37-38页 |
·沪宁高速公路路面温度极值预报经验模式 | 第38-41页 |
·太阳日总辐射的计算 | 第39-40页 |
·大气层顶太阳日总辐射量S_0的计算 | 第39-40页 |
·日照百分率S_1的计算 | 第40页 |
·沪宁高速公路路面温度极值预报经验模式的拟合 | 第40-41页 |
·沪宁高速公路沿线路面温度气候特征分析 | 第41-49页 |
·年、季变化 | 第41-46页 |
·月变化 | 第46-48页 |
·地域变化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5页 |
·全文总结 | 第51-52页 |
·创新点 | 第52-53页 |
·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