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引言 | 第6-11页 |
第一章 《石巢四种曲》文本解读 | 第11-35页 |
第一节 《春灯谜》细读 | 第11-16页 |
(一) 双重创作主旨——“娱亲”和“风雅”的创作观 | 第11-13页 |
(二) “错误”手法 | 第13-16页 |
第二节 《燕子笺》细读 | 第16-25页 |
(一) 风情剧解读 | 第17-23页 |
(二) 线索设置 | 第23-25页 |
第三节 《双金榜》细读 | 第25-31页 |
(一) 创作背景和有所“寄托”的寓意 | 第25-27页 |
(二) “公案剧”创作题材泛化 | 第27-29页 |
(三) 人物的善因与恶果 | 第29-31页 |
第四节 《牟尼合》细读 | 第31-35页 |
(一) 浪漫性消解与现实性增强 | 第31-33页 |
(二) “凄凉”的大团圆 | 第33-35页 |
第二章 《石巢四种曲》共性特征 | 第35-47页 |
第一节 《石巢四种曲》的内容探讨 | 第35-38页 |
(一) “冤案”、“错案”的寓意 | 第35-36页 |
(二) 崇尚功名 | 第36-38页 |
第二节 “错误”“误会”“巧合”等艺术手法的探讨 | 第38-42页 |
(一) 艺术特征的复杂化 | 第38-40页 |
(二) 结构功能 | 第40-42页 |
第三节 剧中的女性人文关怀 | 第42-47页 |
(一) 女性对社会交往的向往 | 第42-44页 |
(二) 婚姻模式的变迁——“一夫一妻”到“拥双艳” | 第44-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