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32页 |
·龙胆属植物的研究现状 | 第10页 |
·龙胆属植物中的化学成分 | 第10-27页 |
·裂环烯醚萜和环烯醚萜类(Iridoid and secoirdoids) | 第10-18页 |
·汕酮类(Xanthones) | 第18-22页 |
·黄酮类(Flavaoids) | 第22-24页 |
·三萜类(Triterpenoids) | 第24-26页 |
·生物碱类(Alkaloids) | 第26页 |
·其他类 | 第26-27页 |
·龙胆属植物的药理作用 | 第27-29页 |
·保肝利胆作用 | 第27页 |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 第27页 |
·抗炎作用 | 第27-28页 |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 第28页 |
·抗菌作用 | 第28页 |
·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 | 第28页 |
·对血糖的影响 | 第28页 |
·对甲状腺功能的作用 | 第28-29页 |
·其他作用和毒副作用 | 第29页 |
·龙胆属植物的临床应用 | 第29页 |
·龙胆的临床应用 | 第29页 |
·秦艽的临床应用 | 第29页 |
·提取分离方法 | 第29-31页 |
·环烯醚萜及裂环烯醚萜类 | 第29-30页 |
·汕酮类化合物 | 第30页 |
·生物碱类 | 第30页 |
·三萜类 | 第30-31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31-32页 |
2 糙龙胆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32-63页 |
·药材、仪器与试剂 | 第32-33页 |
·植物材料 | 第32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32页 |
·符号说明 | 第32-33页 |
·糙龙胆地上部分挥发油的提取与分析 | 第33-34页 |
·挥发油的提取 | 第33-34页 |
·GC-MS分析鉴定 | 第34页 |
·糙龙胆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的分离与纯化 | 第34-39页 |
·沉淀Ⅱ的分离纯化 | 第34-35页 |
·乙酸乙酯部分的分离纯化 | 第35-38页 |
·甲醇部分的分离纯化 | 第38-39页 |
·化合物Ⅵ的单晶培养及晶体结构测定 | 第39页 |
·化合物Ⅵ单晶培养 | 第39页 |
·化合物Ⅵ晶体结构测定 | 第39页 |
·糙龙胆地上、地下部分的药理活性研究 | 第39-41页 |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初探 | 第39-40页 |
·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初探 | 第40-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63页 |
·糙龙胆地上部分挥发油的GC-MS分析及鉴定 | 第41-42页 |
·化合物Ⅰ—Ⅻ的结构鉴定 | 第42-60页 |
·糙龙胆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研究 | 第60-62页 |
·糙龙胆对醛糖还原酶的抑制活性研究 | 第62-63页 |
3 糙龙胆地上、地下部分中芒果苷、齐墩果酸和龙胆苦苷的含量测定 | 第63-72页 |
·实验材料 | 第63-64页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63页 |
·药材 | 第63页 |
·对照品 | 第63-64页 |
·色谱条件 | 第64-66页 |
·样品制备 | 第66-67页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66页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66-67页 |
·线性关系的考察 | 第67-69页 |
·芒果苷标准曲线的制定 | 第67-68页 |
·齐墩果酸标准曲线的制定 | 第68页 |
·龙胆苦苷标准曲线的制定 | 第68-69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69-70页 |
·稳定性试验 | 第70页 |
·含量测定结果与讨论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附录A 化合物谱图 | 第79-96页 |
附录B 糙龙胆地上、地下部分有效成分含量测定HPLC图 | 第96-9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