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钢纤维混凝土梁抗剪强度计算方法及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统计分析法 | 第12-13页 |
·塑性桁架理论法 | 第13-14页 |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法 | 第14-15页 |
·修正压力场理论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2 修正压力场基本理论(MCFT) | 第19-50页 |
·45°桁架模型 | 第19-20页 |
·变角桁架模型 | 第20-21页 |
·压力场理论模型 | 第21-25页 |
·混凝土应变协调条件 | 第22-23页 |
·应力平衡条件 | 第23-24页 |
·钢筋混凝土及钢筋平均应力──平应变的关系 | 第24-25页 |
·修正压力场理论模型 | 第25-33页 |
·应力平衡条件 | 第27-28页 |
·应变协调条件 | 第28页 |
·开裂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 | 第28-29页 |
·裂缝处应力的平衡 | 第29-32页 |
·修正压力场理论对钢筋混凝土单元纯剪切状态下的分析方法 | 第32-33页 |
·基于修正压力场理论的钢筋混凝土梁弯剪组合作用下的分析方法 | 第33-42页 |
·双截面分层分析法 | 第33-36页 |
·单截面分层分析法 | 第36-38页 |
·简化截面分析法 | 第38-41页 |
·基于修正压力场理论的有限元分析法 | 第41-42页 |
·算例分析 | 第42-49页 |
·试验梁的基本参数 | 第42-44页 |
·计算结果的分析与比较 | 第44-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3 基于修正压力场理论的有腹筋钢纤维混凝土梁剪力分析 | 第50-77页 |
·钢纤维混凝土及钢筋的本构关系 | 第50-56页 |
·钢纤维混凝土受压本构关系 | 第50-52页 |
·钢纤维混凝土受拉本构关系 | 第52-56页 |
·钢筋的本构关系 | 第56页 |
·单元的应力平衡及应变协调 | 第56页 |
·裂缝处应力的校核 | 第56-60页 |
·本文对裂缝处钢纤维拉应力的假定 | 第56-58页 |
·钢筋钢纤维混凝土裂缝处应力的平衡 | 第58-59页 |
·钢筋钢纤维混凝土裂缝宽度的计算 | 第59-60页 |
·有腹筋钢纤维混凝土梁弯剪组合下的分析方法 | 第60-65页 |
·钢纤维混凝土梁纯弯作用下的分析 | 第61-63页 |
·钢纤维混凝土梁在弯剪组合作用下的分析模型 | 第63-65页 |
·算例分析 | 第65-76页 |
·钢纤维混凝土梁的基本参数 | 第65页 |
·钢纤维混凝土受拉模型及参数的选取 | 第65-69页 |
·采用不同受拉本构模型分析结果的比较 | 第69-72页 |
·忽略裂缝处应力校核计算方法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 第72-74页 |
·采用本文给的计算模型对其他文献中试验梁的分析 | 第74-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4 基于修正压力场理论的无腹筋钢纤维混凝土梁抗剪强度分析 | 第77-83页 |
·钢纤维混凝土及钢筋的本构关系 | 第77页 |
·无腹筋钢纤维混凝土梁截面应力平衡 | 第77-78页 |
·无腹筋钢纤维混凝土梁的应变协调 | 第78页 |
·无腹筋钢纤维混凝土梁裂缝处的应力校核 | 第78-79页 |
·无腹筋钢纤维混凝土梁弯剪组合作用下的分析方法 | 第79页 |
·算例分析 | 第79-82页 |
·试验概况 | 第79-80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80-82页 |
·对其他文献中试验梁分析值与试验值的比较 | 第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5 结论及展望 | 第83-85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 第83-84页 |
·展望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