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1-31页 |
| ·我国炼焦煤现状 | 第11-13页 |
| ·炼焦用煤现状 | 第11页 |
| ·备煤的意义及配合煤的质量要求 | 第11-13页 |
| ·气固流态化干燥 | 第13-23页 |
| ·气固流化床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气固流态化过程的基本概念 | 第14-15页 |
| ·流化床的类似液体的特性 | 第15-16页 |
| ·气固流态化过程中的研究参数 | 第16-18页 |
| ·流态化现象中的经验公式 | 第18页 |
| ·气固流化床传热特性研究 | 第18-23页 |
| ·气固流化床在炼焦煤风选调湿中的应用 | 第23-27页 |
| ·炼焦煤风选调湿的意义 | 第23页 |
| ·炼焦煤风选调湿工艺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3-26页 |
| ·课题的提出背景 | 第26-27页 |
| ·气固流化-移动床流体力学和传热性能研究 | 第27-31页 |
| ·气固搅拌流化床的概述 | 第27页 |
| ·气固搅拌流化床流体力学研究现状 | 第27-29页 |
| ·双组分颗粒混和与分离研究现状 | 第29-31页 |
| 2 实验部分 | 第31-45页 |
| ·炼焦煤调湿分级一体化工艺小试实验部分 | 第31-33页 |
| ·实验目的 | 第31页 |
| ·实验装置与流程 | 第31-32页 |
| ·实验仪器及用途 | 第32页 |
| ·实验方法 | 第32-33页 |
| ·炼焦煤调湿分级一体化工艺中试实验部分 | 第33-35页 |
| ·研究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33-34页 |
| ·炼焦煤调湿分级中试实验装置 | 第34-35页 |
| ·实验流程 | 第35页 |
| ·气固流化-移动床流体力学和传热性能研究 | 第35-45页 |
| ·课题背景 | 第35-36页 |
| ·研究目的 | 第36页 |
| ·设备改造方案 | 第36页 |
| ·气固流化-移动床流体力学的研究 | 第36-39页 |
| ·气固流化-移动床传热性能研究 | 第39-45页 |
| 3 结果和讨论 | 第45-68页 |
| ·炼焦煤调湿分级一体化工艺小试实验部分 | 第45-54页 |
| ·床层阻力△P对气体流速u的特性曲线 | 第45-47页 |
| ·床层高度H对气体流速u的特性曲线 | 第47-49页 |
| ·煤颗粒的干燥特性曲线 | 第49-53页 |
| ·小结 | 第53-54页 |
| ·炼焦煤调湿分级一体化工艺中试实验部分 | 第54-57页 |
| ·实验条件及现象 | 第54页 |
| ·调湿实验 | 第54-55页 |
| ·分级实验 | 第55-56页 |
| ·筛分分析 | 第56页 |
| ·小结 | 第56-57页 |
| ·气固流化-移动床流体力学和传热性能研究结果及分析 | 第57-66页 |
| ·两组分气固流化-移动床流化状态研究 | 第57页 |
| ·搅拌转速对流化-移动床床层压降的影响 | 第57-59页 |
| ·双组分颗粒配比对流化-移动床压降的影响 | 第59-60页 |
| ·气固流化-移动床传热性能研究 | 第60-62页 |
| ·表面传热系数的准数关联式 | 第62-64页 |
| ·小结 | 第64-66页 |
| ·炼焦煤调湿分级的工业应用效果简介 | 第66-68页 |
| ·应用效果 | 第66-67页 |
| ·小结 | 第67-68页 |
| 结论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