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一、董事会制度的一般分析 | 第9-23页 |
| (一) 董事会起源 | 第10-12页 |
| (二) 西方国家关于公司董事会的主要理论 | 第12-19页 |
| (三) OECD及我国关于董事会职能的规定 | 第19-23页 |
| 二、国外董事会治理模式及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 第23-28页 |
| (一) 英美等国市场导向型董事会治理模式 | 第23-25页 |
| (二) 日德等国银行导向型董事会治理模式 | 第25-26页 |
| (三) 新加坡淡马锡公司治理模式 | 第26-27页 |
| (四) 国外董事会治理模式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 第27-28页 |
| 三、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历史变迁与董事会新政 | 第28-33页 |
| (一) 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历史变迁 | 第28-30页 |
| (二) 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新政(2004年6月至今) | 第30-31页 |
| (三) 央企新董事会试点及其带来的变化 | 第31-33页 |
| 四、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新董事会制度:问题诊断与对策建议 | 第33-44页 |
| (一) 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新董事会制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8页 |
| (二) 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新董事会试点问题成因分析 | 第38-40页 |
| (三) 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新董事会制度改善对策 | 第40-44页 |
| 结语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