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肝损伤的发生机制 | 第10-14页 |
·肝损伤的化学机制 | 第10-12页 |
·肝损伤的免疫机制 | 第12-13页 |
·细胞凋亡与肝损伤 | 第13页 |
·自由基与肝损伤 | 第13-14页 |
·抗肝损伤药物研究 | 第14-18页 |
·多糖类化合物 | 第14-15页 |
·酚酸类化合物 | 第15-16页 |
·黄酮类化合物 | 第16页 |
·皂苷类化合物 | 第16-17页 |
·抗肝损伤中药复方 | 第17-18页 |
·、肝损伤模型 | 第18-21页 |
·化学性肝损伤动物模型 | 第18-19页 |
·药物性肝损伤动物模型 | 第19-20页 |
·免疫性肝损伤动物模型 | 第20页 |
·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 | 第20-21页 |
·选题依据及其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第2章 SMND-309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第22-42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2-23页 |
·实验动物 | 第22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22-23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30页 |
·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 | 第23页 |
·取样及样品制备 | 第23页 |
·肝线粒体的提取 | 第23-24页 |
·肝脏组织及肝线粒体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24-25页 |
·血清中指标的测定 | 第25-26页 |
·肝匀浆液指标测定 | 第26-28页 |
·肝线粒体指标测定 | 第28-29页 |
·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测 | 第29-30页 |
·数据分析 | 第30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0-36页 |
·SMND-309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转氨酶的影响 | 第30-31页 |
·SMND-309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P活性的影响 | 第31-32页 |
·SMND-309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TBIL含量的影响 | 第32页 |
·SMND-309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肝匀浆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32-33页 |
·SMND-309对肝匀浆液和肝线粒体中MDA含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SMND-309对肝匀浆液和肝线粒体中GSH含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SMND-309对肝线粒体ATP酶、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的影响 | 第35页 |
·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 | 第35-36页 |
·讨论 | 第36-42页 |
·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转氨酶、ALP及TBIL活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对急性肝损伤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38-39页 |
·对急性肝损伤小鼠丙二醛(MDA)的影响 | 第39页 |
·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影响 | 第39-40页 |
·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线粒体呼吸链的影响 | 第40-42页 |
第3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