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引言 | 第7-11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9页 |
·客观正确地反应林业经济活动规模的要求 | 第7页 |
·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林业经济与林业统计的理论和方法 | 第7-8页 |
·有助于林业及社会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 第8-9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9-10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2 未观测林业经济的界定和分类 | 第11-19页 |
·未观测林业经济的概念界定 | 第11-16页 |
·未观测经济概念的界定 | 第11-14页 |
·林业概念的界定 | 第14-15页 |
·未观测林业经济的概念 | 第15-16页 |
·未观测林业经济的分类 | 第16-17页 |
·未观测经济的分类 | 第16页 |
·未观测林业经济的分类 | 第16-17页 |
·未观测林业经济的特点 | 第17-19页 |
3 未观测林业经济活动产生的原因 | 第19-23页 |
·林业法律政策的约束性和滞后性 | 第19-20页 |
·林业法制观念的淡薄 | 第20-21页 |
·林业的行业特点加大了林业执法与监管的难度 | 第21页 |
·林业的行业特点加大了林业经济统计的难度 | 第21页 |
·部分林业行业管理制度的严苛条件直接导致了统计瞒报现象的产生 | 第21-22页 |
·林产品市场差价 | 第22-23页 |
4 未观测经济规模估算的一般方法 | 第23-34页 |
·各国核算未观测经济规模的常用方法 | 第23-27页 |
·我国未观测经济规模估算方法的研究 | 第27-32页 |
·国内外各种方法的简要评述 | 第32-34页 |
5 未观测林业经济活动规模的估算方法 | 第34-43页 |
·林产品供求差额法 | 第34-36页 |
·普查数据推算法 | 第36-37页 |
·物量投入分析法 | 第37-38页 |
·林业劳动力参与率法 | 第38-39页 |
·林产品货运量法 | 第39-40页 |
·森林环境价值核算方法 | 第40-41页 |
·对各种方法的简要评述 | 第41-43页 |
6 案例 | 第43-46页 |
·林产品供求差额法——2003~2005年我国未观测木材采运活动规模的估算 | 第43-44页 |
·普查数据推算法——1995~2005年我国未观测木材及竹材采运活动规模的估算 | 第44-46页 |
7 减少未观测林业经济活动的政策建议 | 第46-48页 |
·促进林业市场发育,提高林业经济市场化程度 | 第46页 |
·完善林业经济立法,加强林业监督管理 | 第46页 |
·扩大林业统计的覆盖面,完善林业核算方法 | 第46-47页 |
·适当放宽林业行业管理制度,减少人为瞒报现象的产生 | 第47-48页 |
8 研究与需要说明的问题 | 第48-50页 |
·研究结果 | 第48页 |
·需要说明的问题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个人简介 | 第52-53页 |
导师简介 | 第53-54页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