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神经病学论文

谷氨酸能突触对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25页
   ·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重要生理作用第9-13页
     ·药物成瘾与腹侧被盖区第9-10页
     ·腹侧被盖区的位置及与周围脑区的联系第10-12页
     ·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其他作用第12-13页
   ·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接受的投射及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生理学特性第13-15页
     ·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接受的投射第13-14页
     ·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生理学特性第14-15页
   ·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突触可塑性第15-18页
     ·突触可塑性及其机制第15-16页
     ·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突触可塑性第16-18页
   ·神经元的兴奋性第18-22页
     ·神经元的兴奋性第18-19页
     ·神经元兴奋性的类型第19-21页
     ·神经元兴奋性的可塑性第21-22页
   ·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簇放电第22-25页
     ·多巴胺能神经元簇放电及其意义第22-23页
     ·多巴胺能神经元簇放电的机理及研究的进展第23-25页
第二章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25-27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5-26页
   ·研究内容第26-27页
     ·突触前高频诱导对大鼠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第26页
     ·L-谷氨酸和卡巴胆碱对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簇放电的影响第26-27页
第三章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第27-32页
   ·实验动物第27页
   ·试剂与药品第27页
   ·实验溶液的配制第27-28页
       ·人工脑脊液(ACSF)成分(mmol/L)(用于VTA脑片制备和孵育)第27页
       ·药物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簇放电所用电极内液组分(mmlo/)L第27-28页
       ·高频诱导后检测多巴胺能神经元兴奋性所用电极内液组分(mmol/L)第28页
   ·主要实验仪器第28页
   ·实验方法第28-32页
     ·VTA脑片的制备第28-29页
     ·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电生理鉴别第29页
     ·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兴奋性测试第29-30页
     ·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簇放电的诱导第30-31页
     ·数据分析第31-32页
第四章 突触前高频诱导对大鼠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第32-50页
   ·多巴胺能神经元基本电特性第32-33页
   ·高频诱导前后多巴胺能神经元对去极化阶跃电流反应的变化第33-50页
     ·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放电区间第33-39页
     ·基强度第39-41页
     ·放电个数第41-44页
     ·瞬时频率第44-47页
     ·输入阻抗第47-50页
第五章 L-谷氨酸和卡巴胆碱对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簇放电的影响第50-59页
   ·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原始活动状态第50-52页
   ·卡巴胆碱诱发多巴胺能神经元簇放电第52-55页
   ·L-谷氨酸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簇放电第55-57页
   ·卡巴胆碱和L-谷氨酸联合给药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簇放电第57-59页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第59-62页
   ·突触前高频诱导对大鼠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第59-60页
   ·L-谷氨酸和卡巴胆碱对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簇放电的影响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9页
致谢第69-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良CCI模型痛行为学、形态学以及损伤区自发放电活动再观察
下一篇: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超声弹性成像及其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